帮你快速找医生

这些口腔问题,糖友得引起重视

2017年11月01日 1259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出现口腔问题,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唾液量减少、流率减慢,唾液内葡萄糖浓度升高,唾液pH值下降,使口腔的自洁力下降,口腔内环境改变,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导致口腔发生多种疾病如舌炎、口腔黏膜炎、龋病等。另外,糖尿病患者有着特异性的血管病变,血糖升高,血小板黏附、聚集增强,抗凝血因子减少,红细胞脆性增加,造成牙龈等口腔组织缺血缺氧,血管内皮损伤,容易受到细菌及其产物如内毒素的侵袭。同时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障碍,导致口腔病变迁延难愈。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该重视哪些口腔问题呢?

人老不掉牙,有牙就要坚持刷

很多人会觉得人老掉牙是自然规律,可是对于糖尿病患者,很多人是由于长期患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造成的掉牙,这时必须要积极处理口腔问题,才能保障糖尿病患者的正常饮食生活。大家只要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掌握科学的口腔保健方法,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就可以终生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老年人要做到只要口腔内存留牙齿,就要早晚坚持刷牙,即使已经没牙的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口腔清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漱口。

积极防治龋齿

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根暴露于口腔环境,根面易发生龋坏,称为根面龋,是老年人的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预防根面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使用含氟牙膏等局部用氟方法、保健牙刷,用正确的方法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有条件者可使用漱口液漱口;不吸烟;适当控制各种甜食摄入频率,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安排合理膳食,保证微量元素的摄取,增加牙齿抗龋能力,并且出现了根面龋应及时治疗。

不仅是老年患者,年轻的糖尿病患者也要积极预防龋齿,按时刷牙,定期检查。糖友可以准备一面口腔科专用的检查镜,定期查看口腔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食物嵌塞应及时处理

食物嵌塞,俗称“塞牙”,是我们常见的口腔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多见,原因主要为长期咀嚼磨耗使得牙齿牙冠发生明显磨损,牙齿形态变得不利于自我清洁;随着年龄增长,原先填满两牙邻面间隙的牙龈乳头萎缩后留下缝隙;缺牙后邻牙倾斜,牙列拥挤或稀疏,邻面龋洞充填未能恢复好接触区等。这样在咀嚼过程中,食物就会沿水平或垂直方向挤入牙间缝隙,造成塞牙。一些人塞牙后习惯用牙签简单粗暴地清除嵌塞在牙缝的食物,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牙签使用不当会使牙缝的间隙变得更大,以后发生塞牙的情况会更加多见而且更加严重。那么糖友塞牙了该怎么办呢?

遇到塞牙情况时,应立即刷牙、漱口或选择使用牙线、牙间刷清理,避免用粗糙牙签剔牙。刷不掉的嵌塞物可用质地较柔软的细牙签或压线轻轻剔出,不可用力过猛过快。反复塞牙者应到医院进行口腔专业治疗,因为嵌塞的食物如果不能够及时清除,会在牙缝发酵腐败,容易造成口腔问题如龋齿、牙周感染等。

牙本质敏感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吃过热、过冷的食物时,牙齿会产生不适,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就是因为牙本质敏感。牙本质敏感,俗称“倒牙”,主要是指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的短暂而尖锐的疼痛。出现这种问题的常见原因为使用刷毛过硬的牙刷、刷牙用力过大、刷牙方法不正确造成牙颈部釉质缺损,或长期咀嚼过硬食物、夜磨牙导致牙齿磨耗,或牙龈萎缩造成牙本质暴露。对于牙本质敏感的防治的建议:①饭后漱口;②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③进食酸性食物和饮料后不要即刻刷牙,可以1小时后再刷牙;④选择合格的牙刷(软毛牙刷对牙齿刺激小),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刷牙时用力过大;⑤也可使用抗敏感牙膏,如4~8周后无明显效果,应及时就医。

这也提醒糖尿病患者,日常刷牙应选择软毛的牙刷,轻轻刷牙,不要用力不过,平时也要注意避免长期咀嚼过硬食物,还要注意爱惜牙齿,如做针线活时不要用牙齿咬断线头,不要用牙齿咬核桃,吃瓜子时最好用指甲拨开瓜子皮再放到嘴里等。

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

老年是口腔黏膜疾病高发的年龄,老年人应该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口腔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粘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及出现牙痛、牙龈出血等不适症状后要及时就医。如果口腔粘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不良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因此,应早期预防,消除不良刺激和戒除烟酒嗜好,一旦出现疾病症状要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叩齿可以增进牙周健康

对于叩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长期叩齿会对牙齿造成不良刺激,使牙齿容易松动;有人认为叩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护牙周组织健康。那么糖友到底能不能叩齿呢?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指出,叩齿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口腔保健方法,每天叩齿1~2次,每次叩齿36下,可以促进牙周血液循环、增进牙周组织健康,长期坚持可固齿强身。如果牙齿松动、咬合错乱,叩齿往往会造成牙周组织创伤,不宜作叩齿保健。而且糖友叩齿还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大,反而对牙齿造成不良刺激。

定期做口腔检查

由于老年人口腔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口腔疾病发展变化速度快,口腔自我修复能力减弱。因此,为老年人提供定期检查、洁治等保健措施对维持口腔健康必不可少。《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指出,老年人应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口腔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年至少洁牙1次。而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口腔疾病多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与医生沟通,适当增加口腔检查频率。

根据医生建议拔除残根残冠

老年人的口腔内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坏牙,这些残根和残冠其实会对健康带来很大影响。残根(因龋坏、外伤等因素造成的牙冠缺失及部分牙根缺失)、残冠(因龋坏、磨损等因素造成的牙冠的大部分缺失)可成为全身感染的病灶,往往可引起全身性疾病。

因此,老年人应该及时拔除没有治疗价值的残根或残冠,此外,很松动、无功能的牙齿也需要拔除。牙齿缺失或拔牙3个月后,要及时镶牙,保持口腔牙列的完整,恢复口腔的基本功能。

糖友要掌握正确刷牙姿势

水平颤动拂刷法是一种能有效清除龈沟内牙菌斑的刷牙方法具体操作要领为:①手持牙刷刷柄,先将刷头放置于口腔内一侧的后牙牙颈部,刷毛与牙长轴大约呈45度,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轻微加压,使刷毛部分进入牙龈沟内,部分置于牙龈上;②以2~3颗牙为一组开始刷牙,用短距离水平颤动的往返动作在同一个部位至少刷10次,然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转动,继续拂刷牙齿的唇(颊)舌(腭)面;③刷完第一个部位之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与第一个部位保持有重叠的区域,继续进行下一个部位的刷牙;④刷上前牙舌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龈缘,自上而下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拂刷;⑤刷咬合面时,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短距离来回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