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为了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记郑大一附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

2021年03月09日 828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为了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记郑大一附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崔正军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崔正军

时间:2017-01-16 10:57:15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专业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是河南省内最早成立烧伤专业的单位之一,是全国著名学科之一。文革后期,因故中断了部分烧伤急救业务,并划归整形外科管理。

由于学科的发展和专业的细分化,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病区于2009年9月从原整形外科中独立出来。

河南省内唯一的烧伤专业博士生导师崔正军教授,便是这个学科的带头人。

一张白纸绘蓝图

2008年8月崔正军教授从韩国高丽大学Guro医院学成回国,积极向医院建议恢复烧伤科。2009年9月,医院恢复了赋有服务内涵的烧伤科——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开科之初,基础条件差、底子很薄弱、没有影响力,这样一个科室如何在烧伤界立足?

崔正军却不这样认为。“毛主席曾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我们为什么不能?”

就这样,崔正军挑起了烧伤与修复重建科的重任。

严重烧伤后的外观和功能修复难度很大,同时患者心理期望值高。稍有不慎就引起医疗纠纷。建科之初,他就制定了一条最基本的规定: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并发症,做好医患沟通,避免出现医疗纠纷。他还身先士卒,查房、坐诊。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做头羊,我还是羊群中的一份子。”


作为立科之本,科室核心的竞争力非“精细手术”莫属。为了走在整形技术的最前沿,崔正军教授紧抓学科建设,经常到全国各地学习交流,紧跟全国步伐,找差距,捕捉新信息,对临床进行改进和创新。

除此之外,科室每年均申请引进人才,不仅有知识型人才,还有技术型人才。除了纳入新人,科室每年均派出医生学习进修,或去美国学习前沿基础实验理论,或去韩国学习先进整形技术,或去国内知名医院学习进修。外派医生学习带回来的游离皮瓣、毛发移植新技术,大大拓展了科室业务范围。

几年来,科室稳步健康发展,年年被医院评为优秀科室,并让全国的烧伤科专家刮目相看,不少来自省内外的专家来到郑大一附院参观交流。

用整形的理念治疗烧伤

以前,在大多数人看来,烧伤科就是保命,处理创面,鲜有整形的理念。病人也仅仅是保住命而出了院,但很多人,尤其是面部烧伤后严重畸形的病人,步入社会后心里负担很重。

崔正军教授说,烧伤患者是特殊病人,治疗后留下的伤疤对他们心灵的伤害一点都不比身体上的伤害少。所以一定要用整形的理念来治疗烧伤,让患者伤而不残、残而不废、生活自理、走向社会,让他们没有包袱、有尊严的生活。

两年前,42岁的水泥厂工人老樊因为高温碱灰脱落被埋,被紧急送到了郑大一附院。当时烧伤面积达到98%,生命垂危,一天内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他的家属一度认为他挺不过去,随后呼吸机、透析机、悬浮床、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在烧伤科的监护室他待了一个多月才稳定下来。

之后多次的手术打击,加上全身多处瘢痕增生,几乎彻底摧毁了老樊的心理防线,他觉得看不到康复出院的那一天,每天情绪低落,还经常对家人发脾气,不配合治疗。

再了解老樊的焦虑心理后,崔正军教授一方面请精神科专家前来会诊,给予专业的药物治疗方案,另一方面组成康复小组,由科里的邹仕波大夫具体负责老樊身体和心理的康复。经过科室成员精心的治疗并经常的劝慰,这才打消了老樊的顾虑,让他重新树立起康复出院的信心。

经过十几次手术,包括切痂、清创、植皮、后期整形修复等,老樊终于出院了。他又重新回归了家庭,不仅能独立行走,还能陪伴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总算没有成为家里的负担。

“一般情况下,烧伤都属意外,是人们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故。因此许多入院的患者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理障碍,担心治不好或者留下瘢痕而不配合医生的治疗。”崔正军教授说。


其实,与其他专科医生相比,烧伤修复外科的医生技术含量相对更高。因为烧伤的部位涉及到全身各个方面,这就要求科室的医生在不同专业领域更要有深度和广度。他们是外科医生,也是内科医生,还兼具心理医生。因此崔正军教授常常教导学生,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艺术的方式告知患者,不要给患者增加心理负担。

也正因此,崔正军教授对科室医务人员的要求又增加了一条:对每个患者都要进行“春风化雨式”的心理干预和疏导,让他们重拾信心,摆脱心理阴影,早日康复。

衣带渐宽终不悔

崔正军教授带领科室紧跟世界烧伤学科前沿,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已应用到国内许多医院的临床,在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方面,他们走在国内、国际技术的前沿。

2011年,在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时发现,一例严重烧伤病人早期在无明显外源性感染的情况下即死于败血症,致病菌可能来源于肠道。针对这种情况,崔正军大胆提出“严重烧伤早期,在抗休克的同时即给予针对肠道菌群广谱抗生素治疗和保护内脏功能措施”的观点。

在当时,国内外均不主张对肠道菌群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而崔正军打破了这个规则,这大大提高了严重烧伤患者的治愈率。之后,他将此作为研究方向,又提出了“严重烧伤早期生长激素疗法”,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生存率,促进了创面愈合,缩短了住院时间。

以往的烧伤治疗以创面愈合和保全生命为目标,任由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既影响功能又影响外观,给病人心理上造成极大创伤。崔正军教授带领同事们开展创面皮肤移植、肉芽组织形成、植皮修复等研究,技术日臻成熟,取代了传统技术,明显改善了病人创面愈合质量。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应用,使得过去完全无望的重烧伤患者不仅得救,而且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科室还引进了国外超一流的设备,如美国zimmer取皮刀,碾皮机,碎皮机,电动翻身床,烧伤豪华浸浴治疗机,毛发移植机,进口的多普勒血管探测仪,荷兰进口的Meek植皮机,呼吸机等,为科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郑大一附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在崔正军教授的带领下迅猛发展。2013年,科室在河南全省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中最早开展毛发移植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2014年,科室独立自主开展的游离皮瓣移植技术,开创了河南省该项技术的先河,同年,崔正军教授当选为河南省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2015年,科室利用腔镜技术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还可以早期注水,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

2016年,科室将近几年总结的成熟的烧伤康复技术向同行传播,举办了烧伤康复新技术学习班,多家省内烧伤同行来科室学习。“众人拾柴火焰高,烧伤同行齐努力,希望共同把河南的烧伤防治工作做好。”崔正军教授说。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