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AMH值低=生育力低下?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2024年05月16日 9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如果问一句:想评估卵巢功能,做哪个检查最好?
估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那么什么是AMH?应用范围有哪些?数值低怎么办?今天我们就集中来解答一下!




AMH(Anti-Mullerianbormone)又称是抗苗勒氏管激素,是一种二聚体糖蛋白,由发育中窦前、小窦卵泡中有功能的颗粒细胞分泌。


对于女性,AMH最初表达在36周胎儿卵巢中,婴幼儿时期开始分泌增加,峰值通常出现在18岁,19岁后AMH随着年龄增长而逐年下降。并且AMH有个体差异,但差异随年龄增加而减少,40岁以上AMH迅速下降。



AMH以旁分泌的方式抑制原始卵泡启动、降低窦卵泡对FSH的反应性、抑制优势卵泡形成、防止卵泡池过快耗竭。血清AMH浓度与卵巢窦卵泡数目密切相关。





由于AMH的优良特性
在临床上,它被应用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基础性激素会随月经周期波动,AFC则容易受到促性腺激素释放类药物的影响。AMH的生产及分泌具有自身稳定性,不受激素、月经及妊娠的影响,可保证较高的准确性;且能更早地反映卵巢储备随年龄下降的趋势。在检验时间上也不受约束,是当前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金标准。在超促排卵中,AMH可以预测卵巢的反应性,其价值优于窦卵泡计数(AFC)

但低AMH值≠低生育力。


美国一项多中心的RCT研究中,通过对1202名18-40岁、月经规律的备孕女性,根据AMH值的高低分为三组后进行追踪发现,AMH与自然妊娠率无关。以35岁为界,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同一组中不同AMH水平的临床妊娠率和自然生育力均无差异。因此,自然生育力与年龄高度相关,而与AMH无关。在另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对186位年龄在20-35岁的年轻备孕妇女追踪发现,AMH值偏低并不意味着生育力下降。


这意味着AMH与自然妊娠率无关,与女性的不孕无相关性。利用AMH评估自然生育力和受孕能力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


对于首次就诊的不孕患者来说,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对卵巢储备功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可以帮助生殖科医师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不孕症患者助孕结局。

PCOS是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排卵异常、雄激素高,于月经周期第3-5天行盆腔B超可见双侧卵巢均有≥12个且直径2-8mm的小卵泡。
如此众多的小窦状卵泡会分泌更多的AMH,血清AMH值较高时则可刺激一定数量的始基卵泡生长发育成为为小窦状卵泡,小窦状卵泡的增多会使优势卵泡的选择受阻,卵巢就会呈现多囊状态。

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就使得卵巢多囊的患者稀发排卵或者无排卵,最终导致不孕。 所以测量血清AMH有助于对PCOS患者的判断,从而制定适合的促排卵方案,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 


在ART前检测血清AMH指标可以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以期取得更多的卵泡,降低再次取卵的可能性,提高助孕的成功率。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OHSS的发生。




对于35岁以下低储备的备孕女性,应积极备孕,注意均衡饮食、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和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对于35岁以上而AMH低的不孕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积极配合医生进行ART的相关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