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如何预防房颤导致的中风?

2021年02月07日 816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还记得前天心血管王医生通过微头条介绍的73岁大娘,因房颤自行停药后突发脑梗死吗?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天津983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星

房颤是什么病呢?简单说就是心跳跳乱了,不能正常收缩,不能保证每一次把血排干净,就会有一部分遗留,遗留的血液就可能形成血块,即血栓。这些血栓如果掉下来,就会随着血管跑到脑子里去,堵死脑血管,发生脑中风。

我们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正常心跳有一定的顺序,人们能感觉到的心跳通常是心室的收缩。当发生房颤时,心房无规律颤动,不能正常收缩舒张,毫无规律,乱跳。

一、我们先看看数据:据预测,2010年全球房颤患病人数约3350万。预计到2050年,中国房颤患者男性520万,女性310万。60岁以上的人有1%出现房颤,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成倍增加, 70岁以上发生率10%,从侧面反应,房颤也是心脏老化的变现。

房颤的危害巨大,可使中风险增加5倍,死亡风险增加近2倍,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造带来一定负担。

中风患者中约20%是由房颤导致的。房颤患者,由于心房不能规律地收缩舒张,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血栓如果脱落随血液循环,栓塞在脑血管的几率最大,危害也最大,可导致脑卒中甚至死亡。有研究显示,合并有房颤患者的脑卒中致残率明显大于无房颤患者。

二、房颤是怎么引起的呢?

其实好多原因可以引起房颤,常见原因就是:风心病,冠心病,年龄大了,慢性肺病,所有引起心脏结果变化的疾病,还有甲亢、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也是常见原因。当然如果找不到原因,那就是特发性房颤,也就是原发性的。

三、一旦发生房颤,我们要积极的治疗,避免中风。

1、维持窦律——转复房颤,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因为维持窦性心律,自然没有血栓风险了。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转复和非药物。

目前我们常用转复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但这些药物一方面有副作用,一方面不能保证长期有效。胺碘酮长期服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肺间质纤维化、心动过缓等。

现有的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有限,主要表现为减少房颤发作,而不能完全预防房颤,更不能消除房颤。换句话说,一旦发生房颤,即使转复了,但迟早还会再来,

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房颤,但一方面费用较高,疗效一般,成功率50-60%左右,复发率较高。

2、抗凝治疗——预防房颤的脑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并发症,抗凝治疗可使脑卒中风险降低60%~70%。

常用抗凝药: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

华法林,应用已久,个体差异比较大,受很多食物、药物有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在服药期间需要经常抽血化验,监测INR,调整剂量,我们的目标INR2.0~3.0之间,这样的数值能既减少出血风险,又能有效抗凝。也正因为华法林吃少了不起作用,吃多了会导致出血,而且需要经常抽血,所以华法林的服药依从性不佳,很多人不愿意服用。这也是王医生讲的那个73岁大娘停药的原因,吃药太麻烦。

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起效迅速、剂量固定、与食物药物相互影响小等优点。逐渐被大家接受,但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最后补充一句:房颤脑卒中高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无效,低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风险大于获益。

房颤就像粘在衣服上的口香糖一样,一旦粘上,就很难去除,一直缠着你,不仅如此,它还会突袭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给你来一下,就中风了。

所以,我们要么预防房颤,先用药物;要么射频消融;如果发展成永久性房颤,我们临床常用CHA2DS2-VASc积分,指导抗凝治疗。心竭、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女性、年龄65~74岁分别积1分,既往栓塞史、年龄75岁及以上分别积2分,总分≥2分的患者,就是脑卒中高危患者,建议抗凝。

当然还有一种左心耳封堵术可以预防血栓脱落!

预防房颤本身的预防,只能从原发病去预防,主要预防冠心病、高血压。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