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微血管减压术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带来福音

2015年06月03日 745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患者温女士, 48岁,因反复右面部疼痛1年多,加重1月入院治疗。

       1年前,患者自觉右侧下牙龈闪电样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考虑可能是龋齿,为其拔除数颗牙齿后,患者的疼痛仍无缓解,并有加重的趋势。有时疼痛在右侧面颊部,有时在耳后部,疼痛非常剧烈,难以忍受。之后在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医生予以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止痛等治疗,患者的疼痛有所减轻,出院后继续药物维持治疗。

       近1个月来,患者感觉疼痛又明显加重,用药后的效果越来越差,且进食、张口时疼痛非常显着,病情逐渐加重并出现右头顶胀痛。为了进一步治疗,家人带其来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入院查体后,医生发现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差,17年前因车祸致右下肢骨折;8年前因吞咽困难被诊断为贲门失迟缓症并接受了贲门球囊扩张术,期间发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后接受二尖瓣球囊扩张术;7年前发现房颤,医生予药物治疗;去年又被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塞,对青霉素及卡马西平过敏。

       结合患者的病史及检查,医生诊断为:1、三叉神经痛;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 心房纤颤 二尖瓣轻度狭窄病轻度反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脑梗塞恢复期;4、颈椎病(颈型)。

       经过科室讨论,医生考虑患者的三叉神经痛可行手术治疗,虽然身体状况差,但非绝对手术禁忌。几日后,温女士在全麻下接受了右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后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好,头痛、面部疼痛的问题未再出现。

       张华主任介绍: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是在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可以先通过药物治疗,首选药物为卡马西平,对药物过敏或是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80-90%三叉神经痛是由于血管压迫造成的,锁孔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有效率到90%以上,手术没有破坏三叉神经,术后疼痛马上消失,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