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咳嗽久不愈,辩证论治寻中医(一)

2016年11月07日 946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咳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症状。有时候,适当的用点药物就可以治愈。但也有一些人患了咳嗽后,久治不愈。可以说尝遍了各种止咳的中西药物,但仍然咳声依旧,甚至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怎么办?要咳到什么时候?难道医生对小小的咳嗽也束手无策了吗?

在谈咳嗽治疗之前,我们先了解下咳嗽的发生机理。首先,我们要知道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运动,是主气道强有力地清除过多分泌物或异物的生理过程,它提醒我们:注意,注意,呼吸道出现病情!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还能咳嗽。咳嗽的发生涉及到复杂的神经反射,通常是由于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及胸膜等气管受刺激后,冲动经不同的传入神经传入咳嗽中枢,然后经传出神经到声门和呼吸肌处,产生咳嗽动作。

咳嗽反射涉及5个环节。

1 受体: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具有丰富的咳嗽受体,在呼吸周期中有3种类型的受体,即压力受体、驱动受体和冷受体。肺内有3类受体:慢适应牵张受体,将肺牵张受体的冲动传到咳嗽中枢;快牵张受体;C纤维末梢,分布于全肺,在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咳嗽中起传递感觉信息的作用。

2 传入神经:刺激经由三叉、舌咽、喉上神经,主要由迷走神经将上叙各受体的兴奋沿神经传入纤维经延髓内的弧束核传至咳嗽中枢。

3 咳嗽中枢:一般位于延髓的背侧部,与呼吸中枢相邻。

4 传出神经:包括支配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的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支配声带肌的喉下神经和支配横膈的膈神经。

5 呼吸肌:是咳嗽反射的效应器官。

咳嗽动作是一个复杂的高度协调动作,有3个时相:

1 吸气相:首先是深吸气;

2 然后紧闭声门,对抗紧闭声门的用力呼气,通过用力的呼气动作,提高了胸内压和肺内压;

3 声门的突然开放,在肺泡与上气道间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差,造成极快的气流速度(可达12L∕s以上),使肺泡气以极高的速度冲出。随着快速的呼气,产生咳嗽声。

此外,极快的气流速度反馈到软骨气道段,使软骨环并拢,管壁内陷,使管腔缩小,向外冲出时具有极高的速度,可达250ms,从而将气管内的异物或粘液冲出。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频繁的咳嗽或咳嗽时间过长会对病人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发生并发症。如强烈的用力呼气,肺泡内压极高,会使肺泡破裂;非常高的胸内压能压迫胸内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体循环静脉压增高,使心输出量减少。同时,胸内和腹内压力增高,通过椎间孔传到脑脊液,可引起暂时性的脑缺血。所以剧烈的咳嗽容易导致头晕、晕厥,面部及颈部小静脉出血和气胸以及发生呕吐、肋骨骨折、尿失禁、肌痛、疲劳和抑郁等症状。

我们知道了咳嗽的发生机理及其可能的并发症,那么医生是怎样分析咳嗽的病因病机呢?目前,临床上按病程将咳嗽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咳嗽时间<3周。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等。

亚急性咳嗽:咳嗽时间在3—8周,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冒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

慢性咳嗽:咳嗽时间>8周,慢性咳嗽的原因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明显的病变如肺炎、肺结核、肺癌、间质性肺病、肺肉芽肿性疾病及心血管病(主动脉瘤、心衰)等。另一类是经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者,即“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如下: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返流性咳嗽。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70—95%。其他病因较少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心理性咳嗽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