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为何明明是肺癌,却表现出肺炎的征象呢?有一种肺癌叫肺炎型肺癌

2021年01月23日 821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两年前,65岁的文阿姨因为咳嗽、发热来我的门诊就诊,常规查了血常规和胸部CT,发现右下肺有大片感染的征象,于是住院抗炎治疗,住院期间使用两联抗生素,并做了各类抽血检查和痰的化验,基本排除了结核、真菌等等感染,病人早已不发烧,仍有咳嗽,然而半个月后复查CT,仍能看到原来部位的较大范围斑片影。经过与病人充分沟通,建议做肺穿刺活检,最终病理提示肺腺癌。

 

为何明明是肺癌,却表现出肺炎的征象呢?有一种肺癌叫肺炎型肺癌!

肺炎型肺癌在胸部CT上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状模糊阴影的肺癌,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胸闷、胸痛等等症状,这种呼吸道症状缺乏特异性,与其他肺部疾病差不多,而且在影像学上肺炎型肺癌与“肺炎”也极其相似,很容易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间质性肺炎等疾病,进而延误治疗。所以,抗炎治疗后复查非常关键。

虽然表面上看肺炎和肺炎型肺癌比较相似,但还是有一些区别。典型肺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患者,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有受凉、劳累等等诱因,急性发病,咳嗽同时伴有咳脓性痰,少有粘液痰,通常伴有畏寒、高热、血液中炎症指标会明显升高,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减轻,体温下降,血炎症指标恢复正常,而肺炎型肺癌多见于老年人,一般咳嗽咳痰时间比较长,是一种缓慢发展的顽固性咳嗽,会咳大量泡沫样痰,实验室检查血炎症指标可正常,或者仅仅轻度增高,经过一段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不太明显,CT上仍能看出片状模糊影。部分肺炎型肺癌患者会咳大量无色透明粘液痰或者水样痰,排痰量甚至可达到2000ml/天。

 

肺炎型肺癌是周围型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病理基础可能是源于细支气管或肺泡的癌组织本身呈浸润性发展,在气道内播散时,癌细胞被覆于肺泡壁表面,并沿肺泡壁作贴壁状生长,特别是早中期癌灶,在未形成肺叶或肺段支气管阻塞之前,在CT上呈现出肺炎样大片或斑片状阴影。

 

由此可见,肺炎型肺癌对医生来说,有一定的迷惑性,诊断相对难度要大一些,最终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比如痰脱落细胞检查、肺穿刺或者支气管镜检查。肺炎型肺癌多为周围型,一般为腺癌,病人少有吸烟史。以前病理多描述为支气管肺泡癌,2015年专家组将肺腺癌重新分类,并且不再沿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这一术语。

治疗上,肺炎型肺癌仍以手术作为首选,无法手术者建议第一时间做基因检测,由于肺炎型肺腺癌病人基因突变率比较高,靶向治疗机会比较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