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中医如何来判断痿症,除了病灶怎么分清

2022年07月12日 267人阅读

为什么不需要检查,只看看舌苔,问问病灶就可以开方。花花(化名)是一位共济失调患者,在中医俗称“痿症”,她一直对中医充满好奇,因为治疗时大夫让她伸出舌头看看舌苔,然后看了看她面色,问了一下症状后就开方了,整个流程不到半小时,这也让花花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直到服用完“健步清言饮”见效后,不免让她更加好奇。图片所以中医到底是怎么看舌苔的啦?自古以来,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诊断患者的病情,其中“望”除了诊脉,还“诊舌”,舌头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除了帮助我们运送和吞咽食物,其实还可以反映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典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很早就有关舌诊的记载,而到了十三世纪,有关舌诊的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正式问世。十六世纪,由于温病学派的兴起,舌诊在外感热病辩证中得以迅速发展,直到现今舌诊已发展成一种独特的中医理论指导方法。图片中医如何通过舌头辨知身体健康正常的舌象一般为舌头颜色鲜红或淡红,舌体大小适中,柔软且自由灵活。因此中医可以通过舌质和舌苔来辨知身体的健康状况。一.观舌质舌质主要指舌色,舌态。舌色有淡红,淡白,红,绛,紫,蓝,青七种。舌色呈淡红为正常颜色,而显示其余六色大多是发生虚证,寒证,气血亏损,多种热症等疾病。舌态指痿软,强硬,颤动,歪斜,短缩,吐弄等舌体运动。“硬”多是热证干扰心神,伤津,中风等症状引起。“软”则由气血亏损,阴液两亏,筋脉欠养导致。“颤”与虚弱和动风有关,“歪”是中风的预兆,“缩”是寒证凝结筋脉,热证伤津的原因,“吐弄”是心神失调或者脾经积热的表现。二.望舌苔舌苔包括苔色和苔质。苔色为白色多预示表证,寒症。苔色为黄色预示热证,里证。苔色为灰色预示实证,热证。苔色为黑色则预示疾病已经发展到最严重的阶段。苔质主要包括苔的厚度,润燥程度,腐腻以及脱落等情况。舌苔的厚薄程度可以反映病情的轻重,舌苔为薄苔则为正常状况。舌苔的润燥程度反映体内津液的多少。当舌苔出现腐腻情况,多提示身体出现食积,痰饮等症状,舌苔脱落则提示胃气缺乏,胃阴枯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