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老年人用药问题

2017年08月10日 991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老年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多属体弱多病,很多药物能治好老年人的病,也可给老年人带来新的毛病,因此老年人用药应注意如下原则。

(1)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如老年人多有失眠、多梦,只要劝其安排好日常生活,晚间节制烟酒、咖啡,以利于入睡,不一定要用安定剂催眠。

(2)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如老年人常有呕吐、恶心、嗳气等胃肠道症状,如果随便给予胃复安治疗,易引起不良反应,表现十分复杂,发病时神志古怪多变,类似痛病、癫痫、神经官能症、破伤风等病的某些表现,容易误诊。然而,胃复安药毒性很低,在一般人当中,只有1%左右的病人会出现毒性反应。

(3)减少用药剂量。老年人肝肾功能常减退,药物在体内半衰期延长,易造成蓄积中毒,一般情况下,60~80岁的老年人用药量是成人量的3/4~4/5,80岁以上用1/2。

(4)减少用药的种类。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如果用药种类繁多,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应针对主要疾病,尽量减少用药品种。用一种药物有效时,不必用两种药。

(5)服药病人应定期检查。如果使用对骨髓、肝、肾功能,眼、耳等有损害的药物时,应定期检查以利早期发现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

(6)少用补养药。至今还没有真正灵验的长寿药。衰老是自然规律,长寿者大多为善于修身养性,且清心寡欲、素食野处、重视身体锻炼的人。


2、老年人应慎用哪些药物?
老年人各组织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如肝脏解毒转化功能减退,胃肠道功能减弱、蠕动减慢,肾脏排泄功能下降等,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从而易发生不良反应。实践证明,以下药物易使老年人发生意识、血压以及大小便失常,应慎用。

(1)可引起老年人意识模糊和行为障碍的药物:降血糖药物、抗组织胺药物、颠茄类药物(如阿托品等)、巴比妥酸盐类、弱安定类、三环类抗抑郁药、麻醉药品,以及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扑痫酮、镇痛新、舒筋灵、金刚烷胺、左旋多巴、安坦、镇静药、催眠药、利血平、甲基多巴、甲氰咪胍、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布洛芬、苯氧苯丙酸、氢麦角碱等。

(2)可引起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抗高血压药、血管扩张剂、利尿药、吩噻嗪类、镇静药、弱安定类药、三环类抗抑郁药。

(3)易引起老年人便秘或尿潴留的药物:金刚烷胺、雄激素、抗帕金森综合征药、阿托品类药、氢麦角碱、肾上腺素、新异丙肾上腺素、麻醉药品、吩噻嗪类、叔丁喘宁、三环类抗抑郁药。

(4)易引起老年人尿失禁的药物:各种利尿药、镇静药、催眠药、弱安定类药。

3、老年人服用降压药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高血压服用降血压药物应注意如下几点:

(1)、老年人高血压波动性大,不能只根据一次测得的血压高,就开始服用降压药;而应在一周内至少复查2次以上,如果均超过正常范围,可考虑开始治疗。但应避免一开始就使用猛烈的降压药物,而应力求简单、小剂量,逐步降压。

(2)老年人轻度高血压,若3个月内舒张压均值不低于12.7kpa(95毫米汞柱),首选利尿剂治疗,其用量比成人量相对要小。可选用双氢克尿噻25毫克,每日2~3次。为了防止低血钾,应常规合用保钾利尿剂氨苯蝶啶25~50毫克,每日2~3次。如果是收缩期高血压者,可用小剂量利尿剂双克加可乐定或氯噻酮15毫克加可乐定0.1毫克,每日1次,效果良好。

(3)老年人中,重度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一般以降到160/95毫米汞柱左右即可。因为老年人常伴有多脏器的动脉硬化、血流灌注不足,一旦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过低,易发生昏厥、脑血栓形成或诱发心绞痛发作。老年人中、重度高血压首选钙阻滞剂。

(4)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多数老年人需要终身服药。但是血压下降稳定在一年以上者,可减少降压药物剂量或种类。

(5)少数老年人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可出现尿潴留、便秘、腹泻、胃肠道出血、氮质血症、高血脂、糖尿病、性功能减退、血液浓缩、小腿疼痛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应注意观察及时处理。

(6)服用降压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更换药物治疗时,应将原来药物逐步减量,直至停药换用更有效的药物,而不能突然撤换。

4、老年人服用强心药地高辛应注意什么?
地高辛是临床最常用的洋地黄类强心药,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可减慢室性频率和传导速度,提高自律性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地高辛在组织内分布的容量相对减少,因而血清地高辛浓度相对地增高;再则,地高辛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因此老年人应用地高辛时,剂量要相对地减少。

目前,对于非急性心力衰竭,多采用维持剂量的地高辛0.25毫克,每日1次,约7日,即约5个半衰期后就可达到稳定而有效的血浓度,老年人宜再减少,每日0.25毫克,4~5日后即可改为每日0.125毫克维持量。但因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用药早期,以免药量不足或过多。

老年人地高辛中毒,以心脏外的毒性症状居多,且多为非特异性,食欲不振常多于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多于色视,常不易引起重视。

5、老年人糖尿病应选用哪些降糖药?
老年糖尿病主要以非胰岛素依赖型为主,只需长期口服降糖药治疗。只有极少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才需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情况较特殊,应做到合理用药,尤其是新型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宜充分发挥其疗效和避免毒副反应的发生。老年人糖尿病可选用以下降糖药治疗。

(1)糖适平(格列喹酮)又叫糖肾平,降糖疗效与优降糖相等,是目前口服降糖药中唯一不受肾功能影响的药物。故肾功能轻、中度不全患者均可使用。本品作用时间较短,长期服用不会产生药物蓄积中毒,尤其适合于老年性糖尿病人使用。每日口服15~180毫克,分1~3次餐前服用,根据血糖水平调节剂量。本品作用温和,少数病人服后可出现轻度恶心和腹胀等不适反应。

(2)达美康(格列齐特),系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降血糖作用介于甲磺丁豚(D860)和优降糖之间,但作用持续时间长于二者,它除了降血糖外,还可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与聚集性,加速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从而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并能改善眼底病变,已成为治疗老年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治疗宜从小剂量(80毫克/日)开始,2~3周后,根据病情调节剂量,一般用量每日80~240毫克,少数可达320毫克,可单次或分2~3次口服。

(3)美吡达(格列甲嗪),能迅速地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持续作用6小时以上,可取小剂量餐前30分钟服用,能有效控制餐前血糖过高的现象,奏效迅速。以后剂量可根据血糖测定,逐渐调节至最佳状态。适用于轻、中度老年糖尿病。少数人服后可有轻度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但有糖尿病酮症、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及皮肤过敏者禁用。

老年糖尿病服用降糖药应特别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因此一般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确定最佳维持量,而且不必苛求血糖迅速降至正常。治疗期间病人出现夜间头痛、语言不清或梦中叫喊,但又不易唤醒等情况时,应注意是否发生低血糖。降糖灵、降糖片等口服降糖药,虽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但可促进糖的无氧酵解而导致乳酸血症,一般不宜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