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帕金森病12年脑起搏器开机瞬间“不抖不僵不慢”

2015年03月18日 602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帕金森病12年双侧肢体震颤、僵硬活动不灵 

沈大叔今年65岁,帕金森病史12年,发病时以右手指震颤为表现,紧张时加重,不能写字,在唐都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帕金森病”,口服美多巴1/4片/次,2次/日,效果明显。后来症状逐渐累积右下肢。

6年后左上肢开始震颤,不久后累及左下肢震颤,僵硬不明显。又5年右侧肢体出现明显僵硬及活动不灵,左侧较轻微。现在肢体僵硬、行动迟缓、翻身困难、流口水,服用美多巴3/4片/次,4次/日有效,半小时起效,效果维持2小时。

沈大叔为求手术治疗,特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王学廉教授为其诊治,根据沈大叔的明确病史以及症状表现,帕金森病诊断明确。

王学廉教授为患者详细讲述:脑起搏器的手术过程

沈大叔及家属想更详细的了解手术治疗,王学廉教授表示,现在临床上采用的手术为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俗称脑起搏器治疗,手术有两个部分,将刺激电极植入脑中特定部位,这个可以说是永久的植入,一般不会动。

另外将神经刺激器植入胸部皮肤下或腋下(为有些患者胸部皮肤过敏考虑)。这个神经刺激器可以立即植入或改天再植入,如果术中确认有满意疗效,就立即植入,如果术中不能确定疗效,或有些患者需要观察的症状无法在手术台上实现,就需要临时外挂,刺激数日观察。

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完成之后,一般过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脑起搏器开机调控,程控师用程控仪对准患者胸部的神经刺激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参数,包括频率、脉宽、刺激强度等,适当的脉冲传至电极,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达到减轻和控制帕金森症状的目的。 

脑起搏器术后开机 “不抖不僵不慢”身体恢复灵活性

沈大叔及家属详细了解了脑起搏器的手术过程后,当天办理了住院,住院之后,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评估手术治疗适应症。根据各项检查评估,未有绝对手术禁忌,王学廉教授为其行双侧脑深部电极植入术以及神经刺激器植入术,术程顺利。 

术后经过积极治疗,沈大叔病情稳定,身体和精神康复良好。术后一个月,沈大叔来院进行脑起搏器开机调控,程控师将参数调整好,沈大叔的肢体颤抖瞬间停止了,僵硬缓解,肢体活动恢复灵活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