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风湿闰月说 | 4种类风湿证型,看看你是哪一类?

2024年06月03日 7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类风湿关节炎是是一种以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临床以关节肿痛、毁损、致残为主要表现。
中医传统中,该病归属“痹证”范畴,常被称为“历节风”或“顽痹”,痹即痹阻不通之意。中医认为,类风湿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或是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经络受阻、气血不畅,进而影响到肌肉、筋骨及关节,表现为酸痛、麻木、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见关节肿大并伴发热。
图片
针对类风湿的多样表现,中医根据辨证分型的原则,将其大致分为以下4种主要证型:
◼ 风寒湿痹证
特点描述:关节冷痛,遇寒加重,得温则舒,伴有肢体沉重、活动不利,局部皮肤可能发凉、麻木。这类症状多由长期居住潮湿环境,或衣着单薄受寒所致,风寒湿邪合而为患,侵袭筋骨关节,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诊断要点:关节疼痛重着,遇冷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或弦紧。
调理建议:治疗上应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为主,可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如桂枝、附子,配合健脾利湿的茯苓、白术等,辅以艾灸、热敷等物理疗法,帮助驱除体内寒湿之气。
◼ 风湿热痹证
特点描述: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甚至有灼热感,可伴有发热、口渴、烦躁等症状。多由湿热之邪侵犯,或是风寒痹久化热所致。
诊断要点:关节红肿热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调理建议:治疗上需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常用药物如金银花、连翘、薏苡仁、赤小豆等,旨在清除体内湿热,缓解炎症。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高温潮湿,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图片
◼ 痰瘀痹阻证
特点描述:关节肿胀变形,疼痛固定不移,夜间痛甚,局部皮肤可能有瘀斑或结节,活动后疼痛稍减。这是由于病程日久,痰湿与瘀血相互纠结,阻碍气血运行。
诊断要点:关节肿胀变形,皮肤瘀斑,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调理建议:治疗宜化痰活血、通络止痛,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配伍丹参、三七、白芥子等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滞。同时,适度运动促进气血流通,避免长时间静坐不动。
◼ 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证
特点描述:多见于病程长、体质虚弱的患者,表现为关节酸痛无力,行动迟缓,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久病耗伤肝肾精血,导致气血两虚。
诊断要点:关节酸痛,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调理建议:治疗应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为主,常用药物如熟地、山茱萸、黄芪、当归等,旨在调养根本,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温和的锻炼如太极、八段锦,有助于恢复体力。
类风湿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准确辨证施治是关键。黄闰月医生提醒,每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调整。
同时,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保暖防寒、均衡膳食、适量运动,以及保持积极心态,对缓解病情、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