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放射性肺炎,你了解吗?

2017年11月05日 1175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放疗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局部治疗手段,具有全身副作用小、可更好地保护器官功能的特点,但它也会有其相应的不良反应。临床上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常见的放疗并发症除了有骨髓抑制(即:血象的下降),还包括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等。今天就为大家对放射性肺炎进行一个小科普。
本文作者: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放疗科佟丽斐
指导专家: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放疗科刘立伟

01什么是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是肺组织接受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后所导致的急性炎症反应。通常发生于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部分患者也可能发生于放射治疗开始后的2-3周内。

02如何诊断放射性肺炎?
首先从临床症状方面来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气短、咳嗽、低热。气短程度不一,轻者只在活动后出现,严重者在静息状态下也会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发热,多为低热。
患者胸部CT检查主要表现为:与照射野或接受照射范围相一致的斑片状淡薄密度增高影或条索样改变,病变不按肺叶或肺段分布;少部分病人在照射野外,甚至双肺出现相应变化。
肺功能检查:患者肺活量和肺容量的降低,小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同时也有肺弥散功能障碍,换气功能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血常规大多无异常,若合并感染,可有白细胞升高的可能。还要注意放射性肺炎的诊断需排除其它疾病:如肿瘤进展、肺部感染、肺梗塞、药物性肺损伤、心脏疾病等。

03放射性肺炎的发病原因?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主要与肺受照射的剂量及体积有关,但也和病人的个体遗传差异相关。比如患者疾病相同、肺组织接受相同体积和剂量的照射,有些病人不会发生明显的肺损伤,有些病人就会发生严重的肺损伤。除了与肺接受照射的剂量、体积因素有关外,病人的年龄、既往肺功能情况、肺组织受照射的部位以及化疗药物的应用等也会影响到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接受胸部放疗的病人同时或放疗前后接受了某些化疗(如博来霉素、阿霉素、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等),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也会明显增加。某些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也会增加放射性肺炎产生的风险。

04如何治疗放射性肺炎?
明确为放射性肺炎后应该立即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多数病人症状可以很快缓解,但需要持续用药并逐步减量,连续应用至少2-3个月。辅助吸氧、化痰、支气管扩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气短明显者给予吸氧,病情严重者可以考虑应用气管切开正压呼吸治疗。同时要注意合并症的治疗,如合并感染时根据药敏情况选用抗生素;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患者有自身的心肺疾病时应进行相应治疗。

05如何预防放射性肺炎?
由于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放射性肺炎的预防相对于治疗而言更为重要。首先病人接受放射治疗前要根据病人的年龄、肺功能情况、病灶部位及范围、既往病史等正确评价病人对放射性肺损伤的耐受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通常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如果能够控制肺组织接受照射的剂量、体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放射性肺炎多数是可逆的,因严重放射性肺炎致死的概率仅仅在1-3%左右。对于高龄、肺功能差、病变位于下肺且范围广泛者,尽量不要同化疗同步应用,对肺受照的剂量、体积应该更为严格的控制。
其次,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预防肺部感染,以免相互影响加重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对放射性肺炎高危病人可以考虑应用阿米福汀。

千万不要忘记了:患者自身要戒烟,饮食方面应该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多进食水果、绿叶蔬菜等,满足维生素的摄取,有助于放射损害降到最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