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什么是室性早搏?

2020年04月03日 91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室性早搏(VPB)也称室性早搏复合征、室性期前收缩、早发室性搏动、室性期前除极或室性期外收缩,其较常见,发生于广泛人群中,包括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 

        VPB的患病率与研究群体、检测方法和观察时程直接相关。当采用24小时动态监测时,高达80%看似健康的人群存在VPB,其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VPB也常被报道见于多种基础心脏病变。

        VPB的发生机制包括:折返、自律性增加或异常,以及触发活动导致后除极。折返是VPB最常见的机制。良性VPB(在心脏正常的个体中)最常见的起源部位是右心室流出道(RVOT),有左束支传导阻滞和电轴下偏的特征性形态。

        绝大多数患者的VPB几乎无症状。如果存在VPB症状,最常见的是VPB后心脏过度收缩带来的心悸,或VPB后停顿带来的心脏停搏感。在较少见的情况下,频发VPB可导致颈部搏动感、头晕目眩或近乎晕厥。VPB极少导致真正的血流动力学紊乱,除了在左室功能严重下降且异位起搏非常频繁的患者中或在VPB合并基础心动过缓时。

        对于疑似VPB但尚未证实的患者,应进行ECG检查,如果有症状,最好是在症状发作时进行。由于ECG检查时程短暂,一次标准ECG检查可能无法记录到VPB。这种情况下,应行动态监测(初始监测24或48小时,如果有必要可监测长达30日),这将显著提高检出VPB的可能性。

        对于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VPB患者,应行以下评估

        ①24小时动态监测(Holter),以量化VPB的频率,并确定VPB是单形性还是多形性。

        ②超声心动图,以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

        ③平板运动负荷试验,以评估VPB对运动的反应、确定VPB的形态、判断运动能否诱发持续或非持续室性心动过速(VT),以及筛查潜在心肌缺血。

        对于存在频发VPB或更为重要的重复型VPB[成对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的患者,根据有无基础结构性心脏病和/或症状来进一步评估和处理。存在频发VPB时,应针对可能存在的基础结构性心脏病进行临床评估,这类疾病能影响预后并可能需要特异性治疗。

        VPB患者的处理方法取决于有无症状和基础结构性心脏病:

        ①由于没有确凿证据支持抗心律失常药抑制VPB可改善总体生存情况,所以不应对无VPB相关症状且未发生过重大心律失常事件的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

        ②症状性VPB患者的初始治疗应着重于让患者戒除已知的兴奋物质或VPB触发物质。

        ③对于避免了已知触发因素后仍有症状的VPB患者,我们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或(较少的情况下)使用钙通道阻滞剂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④对于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后症状未改善的症状性VPB患者,其他治疗方案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射频导管消融术。对于大部分患者,这两种治疗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合理的第一选择。向特定患者推荐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射频消融术的决定依赖于多种临床因素和患者偏好。

                a.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不是固定的,取决于有无基础结构性心脏病,特别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氟卡尼和普罗帕酮这两种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非常有效的抑制VPB。然而,两者都禁用于既有CHD的患者,因为可能致心律失常并增加死亡率。对于无法使用Ⅰc类药物的患者,胺碘酮索他洛尔是有效的替代药物,特别是对不愿进行导管消融术和/或消融失败的患者。

                b.对于频发VPB伴左室功能障碍的患者,我们建议射频导管消融术。另外,如果症状性VPB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心律失常药进行内科治疗无效,也应考虑射频导管消融术。

        心脏看似正常的患者中存在单纯VPB与死亡率增加有关。虽然有关频发和复杂心室异位起搏在心脏看似正常患者中预后意义的数据存在冲突,但最大型的研究的确报道了这类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