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静脉曲张案例61」云南65岁阿姨双腿酸胀发沉,不远千里微创治疗

2024年05月14日 6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云南大理的陈阿姨退休前是一名医生,20多年前就有静脉曲张了,一直也没有正规治疗过。近些年,她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病情正在逐渐加重:双下肢酸胀、沉重,甚至腿上局部区域颜色开始改变,继续采取保守治疗方式缓解会收效甚微。

  近期,陈阿姨发现自己的行走能力严重受限,往往走不到几百米就需要停下来休息。作为一名曾经的医生,她深知自己的静脉曲张已不能再拖延下去。经过多番打听和朋友的推荐,她最终选择来到我这里寻求专业的治疗建议。

  在与陈阿姨的交流中,我详细询问了她的病史,并通过USG血液动力学仔细检查了她的情况,结果显示陈阿姨双下肢血液反流比较严重,局部的血液因为重力等原因回流不畅,导致皮肤的营养缺乏,出现了腿上皮肤颜色的改变。

  考虑到陈阿姨年龄的增长和血管的老化,部分瓣膜功能已经逐渐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保守治疗已无法有效阻止静脉曲张的发展。若不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静脉曲张很可能会迅速恶化至临床上CEAP第五级,即面临溃烂的风险。

  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同时最大程度减小对她的创伤,在与陈阿姨进行充分沟通后,为她制定了联合微创的手术方案。

  术后第二天,陈阿姨就已经可以下床溜达,双腿酸胀发沉感大为缓解。“非常感谢钟医生和科室医护人员对我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我做梦都没想到可以恢复得这么好,这一趟折腾真是太值得了!”陈阿姨激动地表达了感谢之情。

  USG血液动力学检查

  据数据统计,我国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已达到1.2亿,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比例逐年升高。许多中老年人操劳半辈子,到了应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要饱受静脉曲张的困扰,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为了帮助患者解决腿上的静脉曲张,现代医学涌现出不少手术方式,但面对手术,不少静脉曲张的患者会有迟疑,手术效果真的能保证吗?不会带来远期隐患吗?应该选择何种手术方式?

  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较多是把曲张的血管彻底抽剥,完整地把大隐静脉所有的属支切除,这类手术也被老百姓害怕地称为“抽筋扒皮”,因为一条腿可能需要开18个刀口,由于创伤大,且手术存在隐神经损伤的风险,可能导致手术以后远期出现行走困难的风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微创治疗。

  针对静脉曲张治疗的微创治疗也有不同的方式,从九十年代起,硬化剂、激光、微波、射频等术式纷纷崛起。静脉曲张的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迭代,逐渐向创伤小、疼痛低,恢复快、复发低靠拢发展,这也让患者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联合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也逐渐受到众多患者的认可。联合微创的出现标志着,静脉曲张微创理念进入一个“更加先进”的阶段。

  那么,为什么说联合微创理念“更先进”呢?

  像上面也提到这些微创治疗,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激光治疗静脉曲张”为例,通过导管将激光引入血管内部,利用热消融作用使血管纤维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老式的激光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最高温度甚至可以达到800°,容易造成血管壁穿孔、灼伤皮肤等。

  另一个由于激光是直线的光束,而光是不会转弯的,对迂曲的静脉血管无法精准处理,再加上光线覆盖的面积有限,无法对1.2cm以上的血管有效黏合,难以保证效果,所以血管再通率和复发较高。

  联合微创与之相比,全程在USG血液动力学的指引下,视野很清楚。医生能够清楚地看到血管的分布走形,避免手术中遗漏病理性穿通支,或者误把分支当主干处理,从而精确地进行手术操作,有效降低了复发率。

  通过在血管内注入特殊的保护液,能够将血管和神经有效地隔离并保护起来,避免了手术中的误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了术后出现行走困难的可能性。腿上只有针眼没有刀口,术后恢复快。患者不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也大大降低了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

  而且在这项手术中,整个氛围是非常轻松的,患者可以在术中和医生交流、聊天,大大降低患者对手术的焦虑。而且,相比全麻,腰麻手术,联合微创局麻加定点神经阻滞的方式,不仅免去了患者上尿管的痛苦,而且避免了麻醉带来的风险,满足了大多数人对手术的期望。

  #女性静脉曲张无疤痕手术##USG腔内联合微创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