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干货:引火归元的本质及应用技巧

2023年10月24日 7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干货:引火归元的本质及应用技巧

引火归元是个极容易让中医新手搞不明白的中医理论之一,很多人包括很多所谓的中医名家也容易弄错,关键原因还是基本概念不清晰,相同症状不同病因搞不清楚,使用时就容易犯错误。看完下面的内容,最后有我的经验总结,会告诉你引火归元的真谛。

以下内容为我刚开始学习中医时收集的网络资料,时间大概是2010年左右。

===========================================================================

 

“引火归元”法是中医治疗热病的几种方法之一。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出现了用辛热药物杂入寒冷药物中治疗热病的方剂,如第十八卷《胸中热第五》中的治热气上冲不得息欲死不得眠方、承气汤、半夏汤和《压热第六》中的大酸枣汤、大枣汤等方剂中,均有一味辛热药物“桂心”。这足已说明孙思邈已经娴熟地运用“引火归元”法治疗热病了。

明代的《景岳全书》第十五卷《寒热》篇中,把治疗热病之法总结归纳为六种:“凡微热之气,宜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宜寒以制之;郁热在经络者,宜疏之、发之;结热在脏腑者,宜通之、利之;阴虚之热,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宜益火以培之。”书中虽然提出了“无根之热,宜益火以培之”,但并没指出此法即为“引火归元”之法。

清代的《医学心悟·火字解》总结归纳出治疗内火四法。即:1、达:所谓木郁则达之;2、滋: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3、温:经曰劳者温之,又曰甘温能除火热;4、引: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人海,引火归元。

凡素体气阴两虚或气血双虚以及身体特别虚弱的患者,又罹患温热病后,西医连续使用抗菌素、中医连续使用白虎汤以及其它诸多寒凉药物而高热仍不退者,应立即采用“引火归元”之法(即寒凉药物中佐以辛热药物),可立见宏效。简述病例2则:

1、石××,女,57岁,退休职工。该患者本来就患有气阴两虚型消渴证,又罹患温热病,头身疼痛,周身乏力,恶热,纳呆,口苦咽干,口渴引饮,尺肤热,午后病情加重,入夜热甚,舌淡红苔黄,脉象细数。体温39°5C。经某医院诊治,处以白虎汤三剂。服完两剂后,体温仍为39°4C,上述症状不减,笔者于其第三剂药中加入肉桂3克,一剂而愈。

2、李××,男,46岁,教师。该患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多年不愈,素体气血双虚,又患湿温,头痛如裹,咽喉肿痛,颌下出现淋巴结节多个,并疼痛,尺肤热,口不渴,饮食不下,午后脯热,入夜喉部疼痛,彻夜不寐。舌淡苔黄腻,舌面水汪汪。脉象濡数,体温393C。经某医院诊治,给予注射青霉素,每次160万单位,日2次,连续注射3天,高热仍不退,症状无减,喉痛依然。

经笔者诊治,处以三仁汤合白虎汤加马勃10克、大青叶10克、肉桂3克,每日1剂,3剂热退,诸症悉除。

 

临床上高热不退多属实证、热证,治疗时一般均投以寒凉之剂。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对于虚火上炎所致发热不退一证的治疗就不能一味寒凉,必须投以热药,才能达到引火归元的目的并最终治愈疾病。

 

 

肉桂"引火归元"

作者:老农

肉桂的作用中有“引火归元”一说,不知出于何书,但此说一出引起不少人的误解,以为肉桂具有“潜藏”的作用,能够将上焦之火封藏于下焦,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处方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用点附子不太容易上火,而用肉桂稍多患者就会诉说出现咽痛等“上火”症状,肉桂不但没有“引火归元”反而“促火上炎”。张锡纯曾经论述:“附子但味厚,肉桂气味俱厚,补益之中兼有走散之力,非救危扶颠之大药,观仲景《伤寒论》少阴诸方用附子而不用肉桂可知也”我们再看近现代的火神派用药,附子可用到一二百克,用肉桂鲜有用到这么大剂量的,看来肉桂确实比附子性质“活泼”,用之不当或剂量过大会引起火热上炎明显与“引火归元”一说相矛盾

那么古人说的引火归元应该怎么理解呢,肉桂确实能引火归元,但它只适用于一种特殊情况:即下焦阴寒过剩,真火无处容身,被迫逃往上焦,口舌咽喉出现上火的症状或面色红赤,这是阳气即将外亡的危重情况,治疗无疑是扶阳抑阴,温补下焦阳气

补足下焦阳气后,下焦的阴寒虽然消失了,可是真阳还在上焦浮着没有归元。这时下焦的阳气对上焦的真阳说:“回来吧,下焦已经是我们阳气的地盘了。”上焦的真阳想回去,可是往下一看,中间的道路仍然是阴云密布,汪洋大海,深知自己如果直接往下走,还到不了家就会被阴寒灭掉,所以真阳不敢归元。这时下焦的阳气又想办法了:派人把真阳接回来,要想冲出重围,接应同伴回家,必须选择一味性质活泼的药物,静而不动的药物是不能胜任的。我们常说干姜守而不走,附子走而不守,而前面又曾引用张锡纯的论述,肉桂比附子还要活泼。这样接应是任务就非肉桂莫属了。有了肉桂的接应,真阳得以安全的返回火宅。因此说肉桂能引火归元。是帮阳气找到回家的路,不是硬把阳气压到下焦。可以说肉桂的这种作用类似于通脉四逆汤中加葱白的作用,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面赤是下焦阴寒逼阳上浮,用通脉四逆汤可以祛下焦阴寒,但上下焦之间的道路不通,而葱白辛能发散,能通上下阳气,所以尽管面部有热还是用辛温的葱白,也是“引火归元”的作用。可以说在经方中,用为引火归元作用的是葱白,不是肉桂。

 

那么肾气丸中用肉桂不是引火归元吗,在《金匮》关于肾气丸的原文中是找不到用肉桂引火归元的迹象的。后世赵献可等人对肾气丸的作用作了进一步发挥,这就应当另当别论了。可见肉桂能引火归元,不是因为它能封藏,也不是说能象牛膝一样引火下行,恰恰相反,是取其“通”性,“升”性。我们平时利用它这种作用的机会不多,因为那是极其危重的情况(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一般病到这种程度都不找我们中医看了,所以这种情况我们大家可能在病房都见过,但没用过)。如果对“引火归元”没有清醒的认识,把肉桂用于外感温热的咽痛或相火妄动的情况,希望用它把火“引”下来,那只能火上浇油,加重病情

但在用清热药的同时用少量肉桂是允许的,可以防止冰扼热伏,这时是用的其反佐作用,而不能说是引火归元。由此我们想到了有些医家用黄连、肉桂治疗口舌生疮,有人以为这就是肉桂引火归元的证明。如果单用肉桂取得疗效的话,我们承认这是引火归元,可是这里还用了黄连,再用引火归元的理论就没有说服力了。我认为黄连肉桂治疗口疮的机理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从整体层面来说,其方名就表达了作用机理:“交泰”。黄连降心火;肉桂升肾水,心肾交泰,恢复了机体的平衡状态,所以局部的口疮得以痊愈。另一种机理是通过局部来解释,口舌生疮是属于“火”,黄连能清火,用点肉桂是反佐,防止冰扼热伏。这两种解释都比引火归元易懂,而令人信服。

或有人问桂能降气,如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既然能降难道不能封藏吗?我们要看桂能降气降的是什么气,如果降的是阳气,那么我们承认它有封藏作用,而恰恰相反,它降的是阴寒上冲之气,降阴气正是其升阳气的表现。大家看一眼阴阳鱼就明白了,象翘翘板一样,阳气上升的同时,阴寒就下降了。所以桂能降气可以说成是:升是原因,降是结果。

 

或又有疑问:桂能平肝,既然能“平”,难道不能封藏吗,我认为这类似于桂能降气的问题。桂能疏肝是原因,平肝是结果。平肝仍是用其通散之力,肝气有郁时就能有肝气旺的表现,能把郁疏通开,肝气自然也就平了。就像鞭炮,把火药裹得紧,封得严,它能震耳欲聋;把它的封泥去掉,再放到时候只能“噗哧”一声就完了。肉桂平肝也是把肝的淤滞疏通开,肝气就没那么旺了,和柴胡、郁金是一个道理,而不是象龙骨、牡蛎、磁石那样能平肝潜阳。

    

总之肉桂能“引火归元”是因为其能走散,而不是因为能潜藏,所以只能用于阴寒逼阳欲脱的危重证,而不能用于一般的相火妄动或外感温热等情况。

    

本文并不能就此画一个句号,还有一个疑问不能解决:“木得桂而枯”,能克木的为金,“八月桂花遍地开”,金秋时节开花,也表明桂与金有一定的联系。既然有金性,就应该有肃降之性,这与前面论述的桂性走散不能统一。或许可以“抵抗论”予以解释(参看拙文《论药物的明暗两性》):“桂花能在天气肃杀的季节开放,说明其有抵抗肃杀之气的能力,这就更加证明了肉桂的作用向上向外”,究竟应该看待这个问题,希望朋友们参与探讨,给予指教。不管理论怎样解释,肉桂比附子更容易使人“上火”是实际情况。

 

 

 

 

 

 

 

看完了以上的两篇文章,应该对引火归元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说一下我这些年临床实践后的经验总结:

实际上,临床时我们先不要先入为主的考虑引火归元的治疗方法,首先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详细的辩证清楚病人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分析所谓的上火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虚火,中医名词,火有虚实之分,“虚火”是相对于“实火”而言。凡属于体质衰弱、真阴亏损或真阳衰竭所引起的机能低下,而表现为虚性亢奋的,都属于虚火的范围。故虚火又有阴虚、阳虚之别。

 

火不归原

证候可以概括为:头面五官赤痛衄,上热下寒热上攻,尿多不渴膝独冷,舌红无苔脉大洪。

 

现代人大多数都是湿寒体质,但是很多病人却自己感觉怕热喜冷,容易上火,这种情况在很多体质壮实或肥胖体质的人群比较常见,再进一步会发现舌苔白厚腻偶有舌尖微红,大便不正常或易腹泻,手脚凉等等。除了病人自己说自己怕热喜冷的主管症状,客观表现完全一派湿寒,这是常见的阳虚表现。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下焦阴寒过剩,真火无处容身,被迫逃往上焦”。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就是标准的阴虚火旺所表现出来的上火症状,这种病人大部分为典型的瘦削体型,舌瘦长苔少或无苔,女性常伴有经血少的情况。

 

以上两种上火类型粗略分型为阳虚和阴虚,而这种火在古书中常常被称为“龙雷之火”。李可总结为这两种病因的本质为“水寒不藏龙”和“水浅不养龙”。

 

1、水寒不藏龙   无根之火上扰

肾水寒极,阴寒太盛。此为阴盛格阳,虚阳上越。

水寒不藏龙,逼真火浮游于上。

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也被作者叫做元气不纳元气外越真火沸腾肾气不纳气不归源孤阳上浮或者虚火上冲,症状: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口臭、咽痛、咳嗽、面红等等。为了解释这些现象,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坎卦解》用龙来做比喻: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可见这里形容的虚火都是由阳虚阴盛造成的。

 

2、水浅不养龙 龙火离位上奔

肾水亏于下,真阳亢于上。此属阴不制阳,阴虚而阳亢。

李可认为,水浅不养龙,阴虚于下,则火失其制而离位上奔。多见种种上热见证,如头痛,头晕,耳痛,齿浮,齿衄,目赤如鸠,面赤如醉,心悸暴喘,耳鸣如潮,口舌生疮,咽痛如灼等。

 

引火归原方法

水亏者,治法为壮水之主,以治阳光,导龙归海,傅青主之引火汤(原方组成:熟地90克,巴戟天、麦冬各30克,茯苓15克,五味子6克),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常添油桂一味,引火归元。为何方中又有温阳的巴戟天和油桂呢?引火汤是阴阳并补之方,只不过滋阴的力量远强于温阳的力量。此乃阴阳互根之理,肾水大亏,肾阳虽然亢于上,但较正常状态仍为偏弱。

水寒者,可以用大剂四逆汤,破阴回阳。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说: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可见实火、虚火不易区分。

 

李可已经把这两种情况说的很清楚了,下面我再补充一下我的治疗经验:

无论是治疗阴虚的引火汤还是治疗阳虚的大剂量四逆汤,都常常会遇到疗效不好的情况,为什么呢?我苦苦思索了很多年,最后用中医的“象思维”解决了。药物到达下焦肾必须经过中焦胃肠道,如果中焦道路不通,会导致药物无法到达病灶,疗效变差。

其实无论是阴虚的“水浅不养龙”还是阳虚的“水寒不藏龙”,长期发病后,最后都容易合并其他病症,最常见的是痰湿尤其是中焦胃肠道的痰湿。而且现代人饮食油腻较大,这种情况很常见。中焦痰湿油腻容易阻碍药效的发挥,比如引火汤中大剂量的熟地,常常在中焦就与痰湿胶结在一起,根本就无法到达下焦,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食欲下降,也就是所谓的熟地“腻胃”,反而加重了痰湿瘀阻,病人很难受,疗效差。

阳虚的“水寒不藏龙”也一样, 长期的下焦火衰常常导致中焦湿寒,痰湿与补火壮阳药混杂在一起,也会导致内热上火的表现,常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发黄,口干口苦等等。

综上所述,如果病人病情迁延长期不愈,尤其是舌苔厚腻之人,使用引火汤或四逆汤引火归元时,需要加适量的风药祛湿,古中医喜欢用独活,我个人喜用丁香,草果仁,砂仁,白芷,其实厚朴,枳壳,藿香,佩兰,豆蔻也可以的。从风药的角度重新审视肉桂的引火归元,是不是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象思维:闭上眼睛想一下,如果寒冷的冬天道路上一片浓雾,单纯靠大火只能抵御寒气,力量不够驱散大雾,这时候加上一阵温暖的大风,岂不是云开雾散?!这个大风就是风药!!

 

说了这么多,其实关键还是临床看病与看书不一样。书本上是一个证对应一个方,而临床现实是病人长期慢性病最后常常多种病因夹杂为病,阴阳两虚合并寒、痰湿、瘀、风混杂在一起,肾阳不足+心阳不足+脾胃湿寒+肝气郁结+胆经郁热+经络淤堵,这些症状在慢性病常常合并出现,单独一个药方无法应对,必须几个药方合方,这才是真正显现中医真实水平的时候!!

这样的病例怎么治疗,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再引申一下我的绝招,为什么很多人会“虚不受补”,其实道理是一样的,真正的补药无法到达所需的脏腑,都堵在路上了!参照我上面说的仔细想清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