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陆清声教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

2022年03月22日 813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目前对于DVT防控与诊断,如今有许多优秀的管理制度,但临床上有三种情况需积极排查,合并恶性肿瘤、血液检验指标高凝状态、罕见大静脉炎性疾病(白塞病等)。DVT治疗上抗凝治疗是基本治疗,抗凝治疗的时间一般至少3个月,无明确诱因的DVT建议3个月以上甚至半年,现最常用到的抗凝药物为低分子肝素(住院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出院患者)。其他治疗手段有滤器、压力治疗、腔内治疗。腔静脉滤器的置入指征多样,国内略宽松与欧美,实际医疗中,指征被进一步放宽,同时也存在地域差异、医院差异、医生差异。

下肢骨折手术、骨盆骨折、单纯导管溶栓均是滤器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滤器发挥了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他情形如性别、BMI、非骨科手术并存病、术前抗凝药物使用、是否肺栓塞、有无抗凝禁忌、术后抗凝药物种类无关。

随后,陆教授介绍了腔静脉滤器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各种最新腔静脉滤器的设计,研发进展。最后针对PTS的治疗,陆教授指出压力治疗可以减轻急性DVT的症状及疾病进展,降低50%PTS的发生,穿戴2年的患者发生PTS的概率明显低于穿戴1年的患者。

针对PTS预防的腔内治疗,鉴于ATTRACT研究的阴性结论,腔内治疗既往具有一定的争议。陆教授认为很多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造成了影响,出现了看似不太符合临床观察的结论,其亚组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比较了髂股型DVT亚组分别采用导管内溶栓和保守治疗的对照研究,结果为阳性,即口服抗凝结合导管溶栓降低PTS的严重程度,症状越重的DVT患者越能从导管溶栓中获益。对于急性髂股型深静脉血栓患者、对于需同时行其他腔内手术的患者、对于既往有VTE病史的患者,更适合行导管溶栓及腔内治疗,且症状越重获益越明显。腔内治疗包括导管溶栓、AngioJet Ultra血栓抽吸系统(适用于急性期血栓)、Aspirex血栓旋切导管、球囊(顺应性、非顺应性球囊,充分预扩)支架(对于髂静脉狭窄)。

对于小腿静脉血栓与浅静脉血栓以抗凝为主,推荐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的抗凝需注意抗凝药物类别选择及计量。

最后,陆教授总结本院VTE防控经验与大家分享。总的来讲,VTE防治血管外科有可为,系统、规范、务实的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医、护、患,让预防血栓成为一种习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