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让我们一起加入“幽门螺旋杆菌”的战斗中吧!

2018年07月23日 517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定植于胃粘膜上皮表面的一种螺旋形或弧形的微需氧革兰阴性菌。

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有什么症状呢?有什么危害呢?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活动性胃炎(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胃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 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发生胃癌只是少部分,是否发病与病人自身的免疫功能、基因、生活方式和饮食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大多无症状,引起上述相关疾病时可以表现为有反酸、烧心、上腹不适、隐痛、嗳气、饱胀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非特异症状。

3、幽门螺旋杆菌是怎么感染上的?
大多数情况下,首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发生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多在10岁以前),成人之后的感染相对少见(但也存在)。而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国外的研究发现,在城市饮用水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达4%,而且在蔬菜等食物表面也能检测到。一旦感染上了,如果不经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陪伴您终生。
有部分人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复发,而且复发率有地区、种族差异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复发率很低,平均每年的复发率仅为2-3%左右,而在欠发达地区,复发率可高达每年10-13%。这里说所的复发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根除不彻底,残留在体内的少量细菌死灰复燃,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治疗成功后的1年内;第二种情况是再次感染了新的幽门螺旋杆菌。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在发达国家,以前者为主,在欠发达地区,通常是后者占主导地位。

4.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1)侵入性方法:需通过内镜获取活组织,进行组织切片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等进行检测。
(2)非侵入性方法:不需进行内镜检查,通过尿素呼气试验、粪便Hp抗原,血清Hp抗体进行检测。
上述检测方法中除了血清Hp抗体检测外如果结果阳性均为现症感染,血清抗体阳性也可能是既往感染,但如果从未进行过Hp根除治疗者也可视为现症感染。

5.哪些人群需要治疗?怎么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三联疗法一般是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四联疗法是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再联合铋剂,疗程我国目前推荐的疗程10-14天。根除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药物过敏史、伴随疾病、既往用药史等在消化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的同时,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选择一些抑菌牙膏,灭菌漱口水等,并注意分餐。

6.根除幽门螺杆后需要复查吗?
Hp根除方案的根除率并不是100%,治疗结束之后需要复查,一般在停药4周以后进行尿素呼气试验复查比较简便易行,如果仍然为阳性,需要在消化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制定复治方案。

7.怎样预防感染及复发?
如何预防感染及复发呢?根本的办法是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及卫生条件,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能做的,主要有几点:
第一,前面提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感染很常见,所以如果有条件,家庭成员应同时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第二,初次治疗时就选用疗效好的药物和方案,尽量彻底治疗。
第三,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还存在于人体口腔中,所以在治疗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应同时检测并治疗口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加用漱口水漱口即可)。
第四,治疗后定期复查幽门螺旋杆菌,如果复发,可以再次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