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游走性疼痛是什么问题! 中医是怎么辩证治疗的?

2021年01月28日 3074人阅读

目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游走性疼痛,那么现在来和大家说一下什么是游走性疼痛。游走性疼痛指的是疼痛部位不固定,游走不定,疼痛无规律可言,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炎迁延不愈,表现为前列腺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盆腔多部位隐隐作痛,而且不断变换位置,疼痛以间断性钝性疼痛,尤其是夜间更加明显,困扰患者,焦虑不安。图片全身游走性的疼痛,属于中医痹症,行痹的范畴。治疗当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为法则,是因为风寒湿邪留滞经脉,阻闭了气血所引起的。行痹以风邪偏盛为主。同时因为风邪具有行动快,变化迅速的特点,所以行痹的关节疼痛会呈现出游走性,时而走窜到上肢,时而流注到下肢,治疗当选用防风汤加减。以上肢关节疼痛为主当气血不畅全身游走性的疼痛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治疗去除诱发因素,比如说精神刺,激动,紧张,过度疲劳,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造成这种问题,这时要改善环境减少刺激,平时要培养合理的健康饮食,更要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状态,尽可能的早睡早起,养成一个很好的优良习惯,这样气血不畅全身游走性疼痛的问题,才不会产生,除了在生活饮食上需要注意之外,心理上的疏导,也是特别重要的。平时气血不畅通,血液循环就会很差,容易引起全身性游走的疼痛现象,这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的关系,和平时焦虑,过度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也有关四肢游走性疼痛的病因若感受风邪胜,则四肢疼痛游走不定,若感受寒邪胜,则气血凝滞、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若感受湿邪胜,则四肢麻木、肿胀;若感受热邪胜,则四肢关节红肿、热痛。四肢疼痛日久,容易出现以下病理变化:一是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络,可见皮肤瘀癍、关节肿大、关节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现象;二是病久耗伤气血,引起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症候;三是病久不愈、复感外邪,由经络累及脏腑,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在现代医学相当于风湿性心脏病。四肢疼痛总是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所以根据表现症状的不同,其调理的基本原则为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疏经通络等,后期还应适当补益气血。四肢疼痛除内服药物治疗外,针灸、推拿、薰洗等对本病的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是还是要以内服药物一对一辨证论治为治疗前提。四肢游走性疼痛案例介绍患者:全身都有游走神经痛,开始的时候是腿脚,后来游走到手臂和腹部,感觉很痛苦,今天不知道明天的痛,去看过医生了,也吃了很多很多药,但是效果还不是很理想,不知道这个应该怎么治疗了,全身游走性的疼痛,这疼痛导致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后背颈椎僵硬乏力,整个人没有精神......图片四肢游走性疼痛医师指导意见及治疗肝主经络循行于周身,痛则不通,不通则痛故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治疗此病的原则但是需要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游走性神经痛往往与肝郁气滞有关,因中医讲肝主疏泄,肝主经络循行于周身,痛则不通,不通则痛故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治疗此病的原则,通过中医望闻问切舌苔一对一辨证论治开出相对应的处方进行治疗4个周期,一个周期为25天,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四肢游走性疼痛中医进行一对一辩证治疗方药仅供参考羌活、白芷、姜黄、川穹等,下肢关节疼痛明显的加用独活、牛膝、防己。腰背部疼痛为主的多与肾虚有关,可以加用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平时要注意防寒、防风,可以用桂枝、桑枝、川芎、栀子、伸筋草,炒僵蚕、益智仁、煅龙骨、煅牡蛎、制龟板、浙贝母、丹参、豆豉姜、薄荷、一点红、牛膝、西红花、西洋参、紫河车、全蝎、金钱白花蛇等药材根据不同患者症状进行药物配伍。什么是中医一对一辩证治疗?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如脉象、舌象),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加以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图片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每个人的处方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症状不一样,每个人的疾病类型不一样,每个人的病源病因不一样,每个人的年龄不一样,每人的病理因素也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治疗周期的用药处方也是不一样的,每个周期的用药都是需要结合患者症状来更换下次用药处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