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儿童急性中耳炎,如何选择抗生素?(二)

2016年12月08日 70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局部药物的应用
耳部用药
在全身用药的同时,为缓解患儿的局部症状(耳痛),对没有出现鼓膜穿孔的患儿,可以应用酚甘油滴耳剂治疗缓解耳部的疼痛。如果查体时发现了鼓膜穿孔甚至流脓的患儿,在局部使用双氧水清洁耳道后,应该给予泰利必妥滴耳剂进行耳浴治疗(药液浸泡10min)辅助进一步改善症状。在使用滴耳剂过程中,除了关注耳部疼痛症状改善情况以外,还要注意耳周围皮肤有无红肿、起皮疹等药物过敏反应,出现过敏反应时,需立即停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鼻部用药
由于急性中耳炎的起因多是呼吸道感染,细菌经鼻咽部咽鼓管咽口侵入中耳,因此大多数患儿会同时伴有鼻部症状,给予鼻腔局部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或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可改善鼻腔内黏膜的炎性肿胀,从而改善咽鼓管功能;也可以应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或盐酸赛洛唑啉等改善鼻腔的通气,但应注意使用鼻腔减充血剂时,总的使用时间应控制在1~2周内,并且采取间断用药,以防止用药不当引起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反应。当鼻腔内分泌物较多,可应用促进鼻腔及中耳腔内黏液稀化剂(如桃金娘油胶囊或欧龙马滴剂),并且可以促进鼻腔内的纤毛运动,辅助促进黏液排出,恢复鼻腔及中耳腔黏膜纤毛运动,进一步促进中耳炎好转。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如果经常规治疗后,急性中耳炎症状持续或仍有中耳流脓的患儿,应该考虑进行细菌学检查。有脓流出可直接做脓液的培养及药敏检查;未流脓的患儿需行鼓膜穿刺得到中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学、药物敏感度检查。根据致病菌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给予对应有效的药物治疗。急性中耳炎患儿通常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在治疗中耳炎的同时,也应该给予对应的治疗。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多数患有急性中耳炎的患儿经过系统及规范的治疗后,症状都会有好转或者痊愈。但是对于年龄较小患儿,特别是婴幼儿,在治疗中耳炎的过程中,虽然局部症状有改善,但全身症状改善不佳,甚至较前有所加重,并且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即使没有精神异常或反应差等表现,也应该考虑患儿有颅内并发症的可能。此时,应完善相关的检查,积极给予静滴抗生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以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