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胚胎最爱什么样的内膜?8个方法,教你养出好内膜!

2024年06月25日 2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什么样的子宫好怀孕?

什么样的内膜好着床?

这个问题有的时候还真是

难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回答。

目前公认比较适合胚胎种植的子宫内膜厚度为8-14mm,如果在卵泡晚期子宫内膜厚度≤7mm便认为是子宫内膜薄,内膜厚度>14mm,便是内膜过厚。过薄和过厚都会导致胚胎不易着床。

子宫内膜薄一般是内分泌紊乱导致的激素失衡,使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发生了变化。例如雌激素水平偏低、孕激素水平不足、排卵障碍、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等。某些宫腔手术(如人流刮宫等)如果损伤到子宫内膜的基底层,内膜无法正常增殖、增厚。

子宫内膜过厚主要由于卵巢功能紊乱导致的雌激素分泌过多所致。例如肥胖、子宫内膜增生、内分泌肿瘤等。并且子宫内膜过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排卵也会受到影响。

子宫内膜类型指内膜与肌层相对回声的状态。根据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的Gonen标准可以分为3种类型。

A型:典型三线型或多层子宫内膜;

B型:均一的中等强度回声,子宫腔强回声,总线断续不清;

C型:均质强回声,无子宫中线回声。

研究表明,hCG 注射日A型子宫内膜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B型和C型,提示A型子宫内膜为胚胎着床提供了更好的条件。A型子宫内膜和中度子宫内膜厚度最适于胚胎种植。


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种植需要丰富的血流。子宫动脉血流用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表示。

研究表明,PI能够预测妊娠结局,当PI<2时ER最好。当PI>3时,IVF-ET妊娠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需要注意的是:PI值反映了整个子宫的血流,子宫和卵巢血管之间存在交通支,子宫动脉的PI值不能准确反映内膜组织血供。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内膜厚的方法

有这几种:

卵巢功能紊乱导致的孕激素缺乏(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要通过内分泌治疗促进内膜及时转化并充分剥脱。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或复杂性增生过长可以采用低剂量孕激素后半周期治疗,大多数子宫内膜可恢复正常。

有保育治疗指征的早期子宫内膜样癌,可以药物保守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醋酸甲地孕酮或醋酸甲地孕酮联合曼月乐环等。对于一些特殊病例,GnRH-a合并来曲唑也可尝试性治疗。

若是特殊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或者影像学检查考虑肿瘤肌层浸润甚至宫外转移可能,手术是首选治疗措施。

以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及增厚,从而可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大剂量、持续应用雌激素,可以作用在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受体(ER)上,诱导ER,增加ER的数量,改善ER功能,促进内膜细胞增殖。临床上目前常用的有口服补佳乐、经皮雌激素贴剂(松奇)和阴道放置芬吗通(红色片剂)促使子宫内膜生长。

大剂量、持续应用雌激素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最权威的方法。

生长激素(G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在一些研究中,可以改善子宫内膜的功能,显著缩短子宫内膜准备时间,获得比较满意的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但明确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试验证实。不可擅用,需要遵医嘱使用。

人类子宫内膜上存在GnRH受体,可以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促进子宫内膜增殖进而改善种植率和妊娠率。国外文献报道可在取卵日、移植日、移植后第3天皮下注射GnRH-a类药物达必佳0.1mg,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种植率和妊娠率。

通过活血类药物促进血管扩张,配合雌激素进行治疗,也可以起到改善内膜厚度的作用。

比如阿司匹林、己酮可可碱、西地那非等,都对改善宫内膜厚度有一定疗效 。西地那非经阴道给药对子宫内膜的作用比口服给药更显著。己酸可可碱能够扩张微血管,降低血粘度,增加组织氧分压。维生素E为抗氧化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G-CSF是一种干细胞,宫腔灌注后可使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目前临床上已经有应用。子宫内膜组织的修复增生是通过子宫内膜干细胞介导的,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子宫内膜薄的新型治疗手段。

为了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有些大夫可能会让患者服用一些中成调经药如麒麟丸、乌鸡白凤丸、艾附暖宫丸、定坤丹和调经促孕丸,跟西医疗法联合使用,对子宫内膜增厚有好处。

希望还在辛苦备孕的各位姐妹们

不要过分纠结子宫内膜厚度,

即使暂时未达到理想状态

也不要自暴自弃。

积极配合医生,

用“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治疗,

一定也能收获好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