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胆囊内瘘如何治疗?02

2022年12月25日 44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3、诊断
腹部超声因其安全、简便、无创、经济,临床上常作为首选。超声检查通常可提示胆囊萎缩,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轮廓模糊,胆囊内胆汁暗区消失,胆道积气等胆囊内瘘的间接征象。CT及MRCP也是常见的辅助检查,在放射学上若表现为部分或全部肠道梗阻、胆道积气、肠道内阳性胆石,则亦可诊断胆囊内瘘。ERCP和胃镜检查若发现胃十二指肠壁上有异常开口且伴有胆汁样分泌物溢出可以术前确诊,但为有创操作。目前,绝大多数胆囊内瘘仍为术中确诊。因胆囊内瘘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即使有许多辅助检查,漏诊、误诊率仍高,术前诊断仍困难。对于既往明确胆囊结石,突然出现如下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存在胆囊内瘘:
3.1胆囊结石颈部嵌顿,但辅助检查提示胆囊萎缩;
3.2胆道感染急性发作过程中原有症状及体征突然缓解;
3.3既往胆囊结石病史且结石巨大,如当直径>1.5cm,但此次检查提示结石消失;
3.4病程中反复出现腹泻或营养不良,尤以进食油腻食物后为著;
3.5既往无腹部手术史但突然出现急性肠梗阻;
3.6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出现黄疸或反复出现胆管炎症状;
3.7反复出现胆道感染症状且伴不伴胆道出血;
3.8反复呕吐胆汁样物质或宿食,可伴有咖啡色样物质。
4、治疗
胆囊内瘘病程长,很少能自愈,且随着病情进展容易发生癌变,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积极手术治疗。根据胆囊内瘘的病因、瘘口的位置及大小、患者手术耐受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1手术原则
去除原发病灶,中断瘘管,关闭瘘口,解除消化道梗阻,充分引流,根据术中胆管情况决定是否行胆总管探查及放置T管。当术中探查怀疑有癌变时应行术中冰冻活组织检查,视结果决定进一步手术方式。
4.1开腹手术:手术中尽量完整切除胆囊,但因胆囊内瘘患者腹腔内大多黏连严重,若术中
考虑完全切除有困难时,可行胆囊部分切除术,并将部分胆囊组织或大网膜修补瘘口,胆囊残留黏膜可灼烧后旷置于腹腔内。
4.2目前,腹腔镜技术的大力发展,腹腔镜下手术已不是胆囊内瘘的禁忌症。腹腔镜下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胆囊内瘘的一种发展趋势。
5、小结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同时结合超声、内镜、CT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胆囊内瘘的术前诊断率。术中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以及围术期对并发症的防治在胆囊内瘘的诊疗过程中尤为重要。目前治疗胆囊内瘘的主要方式为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胆囊内瘘的一种趋势。对于高龄、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如若能在行ERCP或胃镜诊断胆囊内瘘的同时进行一些治疗,可为患者带来更大受益。
本文选自:叶楠等胆囊内瘘39例的诊治分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