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 83%满意

    92%满意

  • 12

    患者评价


冯 **  
疾病:脑膜瘤
无论就医条件和环境以及医生医术都是非常好的。由其高主任的耐心解答,让人感动。
2017-01-05 15:02:40  (就诊 当天) 就诊评价   就诊医生: 高培毅

陈 **  
疾病:胶质瘤
高主任很细心的帮我们看片子并分析,给我们看了有一个小时,我从未遇到过如此负责的医生,并耐心给我们解释,太感谢高主任了。
2016-03-02 21:56:41  (就诊 后6天) 就诊评价   就诊医生: 高培毅

郭 **  
疾病:静脉血管异常
通过看影像片子确定了病情,并给出了建议的方法
2015-06-11 14:07:35  (就诊 当天) 就诊评价   就诊医生: 高培毅

张 **  
疾病:脑梗塞
完全不为病人着想的一个医生,诊费这么贵还不如普通医生,欺骗老百姓,真心希望后面的病友好好擦亮眼睛,让你的钱花的不明不白的。
2014-08-09 16:35:09  (就诊 后2天) 就诊评价   就诊医生: 高培毅

廖 **  
疾病:脑梗,周身血管病,心脑血管病,血管狭窄
有造影碟片需要看要自己带电脑哦。
2014-07-31 14:07:20  (就诊 当天) 就诊评价   就诊医生: 高培毅

谷 **  
疾病:多发性脑梗塞
高教授很专业,也很热情。并帮我们联系了其他专家会诊。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4-06-19 11:45:29  (就诊 后77天) 就诊评价   就诊医生: 高培毅

钦 **  
疾病:看片子
高主任态度很好,认真仔细。
2014-05-18 07:43:04  (就诊 后3天) 就诊评价   就诊医生: 高培毅

钱 **  
疾病:多饮多尿 磁共振显示 脑垂体柄7x7X8mm占位
特需环境不错,医生态度还可以,看病效果还有待观察。
2013-08-09 16:17:43  (就诊 后1天) 就诊评价   就诊医生: 高培毅

王 **  
疾病:脑瘤
都不错,医生的水平态度尤其不错。医院服务很规范,没有票贩子
2013-08-02 14:57:33  (就诊 后1天) 就诊评价   就诊医生: 高培毅

王 **  
疾病:高泌乳素血症
医院环境一般,等待时间较长,但医生非常专业,让病人信任。
2013-06-03 13:16:30  (就诊 后4天) 就诊评价   就诊医生: 高培毅
1 2
科室信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由神经放射科和普通放射科于2009年8月合并成立。神经放射科于1980年由王忠诚院士创办,普放放射科于建院时成立。经过历届科主任及全科同志的不懈努力,放射科已发展成为拥有最先进的核磁共振、CT、DSA、CR及DR成像设备的医疗有特色、学术有成就的现代化科室,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专门从事神经... 更多 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由神经放射科和普通放射科于2009年8月合并成立。神经放射科于1980年由王忠诚院士创办,普放放射科于建院时成立。经过历届科主任及全科同志的不懈努力,放射科已发展成为拥有最先进的核磁共振、CT、DSA、CR及DR成像设备的医疗有特色、学术有成就的现代化科室,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专门从事神经影像学研究及诊断的中心、全国重点学科之一。 诊断设备先进目前,放射科拥有磁共振成像系统5台(分别为西门子TRIO3.0T、GEsigna3.0T、西门子VARIO3.0T、GEsignaHDe1.5T和东芝Visart1.5T)、螺旋CT4台(其中64排2台、16排1台、双排1台)、DSA3台、数字胃肠造影设备1台、乳腺X线摄影设备1台、DR5台、CR5台、普通X线摄影设备3台、普通移动床旁X线摄影设备5台、全身骨密度测量仪1台和ECT机1台。影像设备相关配套后处理软件始终保持在国内领先,与国外基本同步。同时,放射科还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纯数字PACS系统,显著提高影像存储和显示质量,为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力量雄厚放射科目前在编人员94人,其中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2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8人,硕士学位的7人。绝大多数医师在不同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中各有专长。学科带头人高培毅教授专长神经放射学诊断,对脑肿瘤、脑血管病、免疫与代谢脑病的研究和诊断具有独特的技巧和贡献,被誉为“神眼”,其诊断结果被临床誉为“术前病理诊断”。 医疗特色显著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在国际的龙头地位为放射科在神经放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神经放射学科的快速发展也强有力的支持了神经内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北京天坛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均衡发展,放射科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国内率先开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站式”CT和MRI检查通道放射科常年与神经内科一起工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急诊绿色通道服务,确保全天24小时多模式CT/MR检查畅通,及时为患者提供临时检查报告单,为神经内科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这些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节省了大批的医疗费用,减轻了社会和家庭负担,得到神经内科和介入医师的一致认可。 ?国内率先开展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检查及血流动力学分析通过高分辨MR检查评价颈动脉斑块易损性、斑块破裂发生风险,指导早期斑块预防性治疗,减少脑卒中发生率。 ?国内率先开展脑组织弹性成像研究积极探究MR弹性成像在颅脑疾病的应用价值。目前能够通过测量脑组织弹性的差异,鉴别或早期识别某些神经内科疾病,如脱髓鞘病变、Alzheimer病等。另外在神经外科领域,通过对颅内肿瘤的弹性测量,为手术入路、手术方法提供重要信息。 ?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放射科拥有诊断完成神经系统成像的先进影像设备、手段和一个高素质的技术群体。肿瘤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同类医院,正因为如此,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求诊的病人越来越多。通过与GE、Simens公司合作,开发最先进的诊疗手段及技术,通过磁共振脑功能成像进行脑肿瘤患者术前功能区定位及手术入路地选择。 ?国内率先进行分子影像学研究目前已能够成功完成磁共振对比剂和神经干细胞的标记和细胞显像,并应用临床型MR设备观察神经干细胞在动物脑组织内的迁移及分布。 ?积极开展心脏冠脉和四肢血管CTA检查随着64排螺旋CT的引进,放射科积极开展心脏冠脉和四肢血管CTA检查,并积极与心脏内科、普通外科配合,积极满足临床需求,强有力的支持了这些临床科室的发展。 科教成果累累自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放射科已培养了大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现任主任高培毅教授身为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他指导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平均每人在国内一流期刊上发表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4篇以上,最多的为8篇,其数量和质量广为其他在校同学所景仰。放射科常年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及七年制学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每年培养数十名进修医生。作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培养多名合格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 本学科承担的第一负责人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八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十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项,北京市科委项目3项。近年来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成果登记国家级1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1项,北京市卫生局科研成果一等奖5项,北京市卫生局科研成果二等奖16项。全科自2006年以来发表国内论文近200篇,SCI收录30篇。本科医师及研究生多次参加国外学术会议交流,科室每年派遣年轻医师到国外交流学习。出版著作主编9本,参编18本。本科室还多次承办大型学术会议,国际性学术会议包括第1届国际放射学学术会议,亚太地区国际介入放射学大会,第13届国际神经放射学大会;全国性学术会议包括中华医学会第8、10、12届全国放射学大会,第1、2、3届全国中青年放射学(英文)学术大会,中华放射学会第1、2、3届全国神经放射学大会,中华放射学会第1、2届全国磁共振成像学术会议。同时,多次举办全国性学习班,并为全国各地培养进修医生500多人。 学科建设目标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单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形态学研究转变到在此基础上的以病理生理学为基础的功能学研究;从以解剖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和电子学为主的知识结构转变到在此基础上的以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计算机应用为主的知识结构;从以医师、技术员为主体的人员结构转变到以医师、生物医学工程师为主体的人员结构。将神经影像中心建设成为以功能/分子影像学,医学图像后处理/CAD,神经介入放射学以及循证医学影像学为稳定学术研究方向的,以研究脑血管病、脑肿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介入放射学为重点和特色的学科;建设成为上述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培养高级实用人才的基地。 收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