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5条结果

  • 咨询张先华医生1楼:儿科候诊大厅、儿科门诊就诊区(东头)、儿科实验室(东头)、咨询台、挂号收费处、中药房、西药房、简易门诊、预约挂号、门诊办接待处;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急诊综合科张先华2楼:知名专家门诊(包括儿科);3楼:B超室、门诊 放射科、脑电图室(东头)、心电图室(东头)、多普勒室(东头)、 肌电图室(东头);4楼:外科门诊、疼痛门诊、吸宫室、司法鉴定中心(东头);5楼:内科门诊、 皮肤科门诊、妇产科门诊、妇科B超室、 阴道镜室、换药室;6楼: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整形&激光美容科门诊;7楼:眼科门诊、口腔科门诊;8楼:健康体检中心;9楼:临床心理科门诊;大厅外面西侧:发热门诊  肠道门诊。
    张先华 主任医师 2018-07-22 22:32:37
  • 综合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经常有以反复头痛为主诉的患者,不少是其他科室转诊过来的,往往病程很长,反复发作,四处就诊,疗效不佳,非常痛苦。头痛有多普遍?据统计90%的人都体验过头痛的滋味。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顽固性头痛,如脑肿瘤、脑炎、外伤、血管痉挛、血管狭窄、血液循环障碍、鼻炎、神经受压、颈椎病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 在各种头痛中,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也称为肌肉收缩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类型,国内流行病学统计紧张型头痛占头痛的40%,患病率37%~78%,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在人一生中患有紧张型头痛的人约占2/3以上,而有慢性
    李勇 主任医师 2018-07-04 15:40:52
  • 大学新生入学了,开始同学们个个朝气蓬勃,可随着上大学的喜悦心情渐渐平淡,部分同学却没了积极性,小胡(化名)进入大学几个月了,却觉得一片茫然,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对课程不感兴趣,上课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晚上打打牌、逛逛街、上上网、白天旷课睡大觉,结果期中考试几门课的成绩都在60分左右,甚至不及格。我们临床心理科门诊经常接待象胡同学这样的大学生来访者,这样的现象是年复一年出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很多同学在上高中时,曾把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实现了,新的目标却不知在哪里。目标是人们活动追求的预期结果,也是激发积极性的源泉和动力。部分同学人学后之所以出现空虚、无聊
    李勇 主任医师 2018-07-04 15:45:29
  • 您是否有如下的困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黄玲      1.受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困扰;      2.长期被失眠、疲乏、头痛、胃胀等躯体不适症状困扰;      3.对当前某些关系(亲子、伴侣、职场等)感到困扰;或者您关注个人心灵成长,希望深入探索自我,您可以花几分钟的时间了解我们的团体心理治疗,这也许能够帮助您,让生活开始有些不一样。什么是团体心理治疗?我们这次的团体由1~2名治疗师、6-10名成员组成。在治疗期间,治疗师与成员一起互动,讨论您及其他成员所提出的问题,关注情感体验,观察和分析心理行为反应。随时间进展,逐渐形成一种亲近、合作、相互帮助支持的团体关系
    黄玲 副主任医师 2018-10-15 16:39:55
  • ±0.60 VS 1.28±0.44)和恐怖因子分(2.17±0.47 VS 1.27±0.48)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药物心理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单一药物组77.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7,P0.05),两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在治疗后第2、4、8、12周末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和12周末,药物心理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低于单一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9,P0.05)。 span=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具备神经症一般特点,患者往往有生活事件作为发病诱因,患者多性格外向甚至过于外向,情绪化易急躁
    李勇 主任医师 2018-07-04 15:43:38
  • 生命危险,但是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因此引起广泛的关注;CFS的病因未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细菌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抑制、内分泌代谢失调等方面[2],对于心理社会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与CFS的相互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对198例CFS患者及342例正常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CFS个体的社会功能情况及其情绪障碍的特征,并探讨其社会功能下降与情绪障碍的相关关系,为今后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对 象 与 方 法一、研究对象1、CFS组: CFS患者来自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及体检中心,共计198例,年龄18-62岁,男性85例,平均年龄
    李勇 主任医师 2018-07-04 15:46:24
  • 《丈夫得了抑郁症》是一部讲抑郁症的电影,影片中丈夫把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作为教科书使用。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伴随症状、躯体症状,影片中几乎全部囊括了。治疗方式也给与了全面的说明,包括疗程、复发率,药物的使用,不良反应等等。影片传达了一种思想,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发作期间,敏感、脆弱,作为家属,应该如何权衡自己的行为。女主很爱丈夫,本来在家慵懒的状态,到后来迫于经济压力,外出挣钱,大声喊出“我的丈夫得了抑郁症,我需要工作!”可爱又充满力量。生活中,之前丈夫极度自律,不吃妻子不喜欢的事物;生病之后,由于食欲太差,好不容易想到某些丈夫爱吃的,女主会给丈夫做,但自己仍保持着自己的喜好。工作之后,也有需要交稿、很烦躁的时候,也会说话忘记顾及对方的感受,丈夫因为过度敏感和负性思维,选择自杀。女主简单道歉之后,一如既往的冷静、优质陪伴。 做自己,也陪伴患者,不抱怨,也不委屈自己。这大概是抑郁症患者的家属能做到的最好的状态。
    张丽萍 副主任医师 2019-07-06 22:45:59
  • “医生,我真的快不行了,你们快点救救我!”小伙子看起来紧张的不行,急诊科主任也是一脸懵,各项检查都是正常的呀,除了病人自己说心慌,心电图都没问题啊,甚至跳的都不算快。这个月都来四回了,每回都是过几分钟就自己好了“小伙子,你去心理科看看吧。”极不情愿,但是已经有四五个医生跟他说过这样的话了,去看一下也不会怎么样吧,硬着头皮,挂好号,来到心理科诊室。“医生,你不知道,我真的觉得快不行了,心脏可难受了。我之前看到过,说有些人会有心肌炎,会猝死,医生,你说,我会不会猝死?医生,你救救我,你一定要救救我!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我们知道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散乱,不系统,碎片的知识凑到一起,加上偶尔出现的症状,听起来跟网上描述的可像了,自己给自己下一诊断,自己把自己吓的不行。关于心脏科的疾病,心肌炎还是心脏猝死,都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医生做了相关检查,排除了,至少在当下医生是放心的。可是患者反复出现的心慌、胸闷、快不行了的感受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心理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发作。患者会感受到人就快要死了、快要疯了,气都不够喘的,心跳的快要到身体外面了,四肢发麻。有一部分人在反复发作之后,即使不发作也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每次发作,哪怕有很多经验知道没事,也会总是担心“万一”,万一出现了意外怎么办?所以常常打120,有时车还没到,人已经好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疾病昵?统计发现,约有1/3的人曾经出现过惊恐发作的症状,通常在过度疲劳、过度紧张、饥饿、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发生。但是绝大部分人很快就好了,也忘了。而有一部分人,他们相对敏感,大脑深深的记住了这种感觉,并且越来越害怕它再次发作,反复处于紧张的状态,导致一次又一次更加频繁的发作。这是心理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非常成熟,预后也很好,轻度心理治疗即可,中度和重度患者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医生真的救了这个总是被死亡威胁小伙子,只是就治的目标跟预期的不一样。
    张丽萍 副主任医师 2019-06-21 13:59:47
  • 从未一个人坐过地铁“我从未一个人坐过地铁,所有需要出差的工作,我都不能做,很多机会与我擦肩而过。”这是一个工作快二十年的OL的真实生活,从大学毕业的那年起,就再也没有一个人坐过任何公共交通,包括汽车、地铁、火车、高铁和飞机,但是老公陪在身边就没事,或者,哪怕就是五岁的儿子在,都可以坐地铁。不能被理解,加重了患者的自责,也加重了她的病情。不用走到地铁站,只要远远地看着,知道快要到了,患者就会立刻出现心慌、胸闷、气不够喘,感觉马上就要死了。为了不让自己总是处于这样的状态,患者尽量不出门,或者由家人陪伴出门。虽然在平时的工作中患者认真负责,勤劳严谨,但是所有需要出差的工作都被推掉了。可以想象,一个做事认真的职场女性在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失去了多少机会。那么她到底怎么了呢?------广场恐惧------听起来很奇怪,广场有什么恐惧的?而且,患者明明知道到那儿也没什么,怕什么呢?怎么就怕成这样了?都快怕死了!仔细了解患者刚毕业的情况,有一天,一个为了找工作四处奔波、身心俱疲的穷学生,坐在公交车上,突然心慌,人很不舒服,急呼司机赶快停车。但是车上的乘客都很漠然,司机也很平静地告诉她,这里不能停车,必须到站台。恐惧、无助、疲惫、极度不适让小姑娘觉得自己可能就要死在车上了,而那一刻,没有人可以帮她。从那之后,与公交无缘,即便是在身体状况很好的情况下。那么,这种状况到底是如何持续下去的呢?很多人曾有过突发的心慌、胸闷的情况,但绝大部分人很快就好了,也忘了。但是有一部分比较敏感的人,或发作比较严重,或当时的身体状况很不好的人,在第一次发作之后,大脑牢牢记住了这个感觉,并且非常担心再次发作,对再次发作的极度担心,诱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发作,并且渐渐泛化到对跟当时相似却不一样的情境。在担心与发作之间的反复循环,便形成了疾病的状态。所以,治疗就是从打破这种循环入手。较轻的患者完全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完成,但是中重度患者就得借助药物的帮助了。心理治疗是在治疗师的指导下,改变对恐惧对象的歪曲认知、学习放松练习、完成作业、逐步的分级暴露。
    张丽萍 副主任医师 2019-06-08 07:56:18
  • 我爸妈很好 我爸妈很好,他们是老师,从未做错过事。 我很小的时候就很乖,爸妈不用太操心我,因为是老师,所以饭桌上他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他们的学生。哪些学生优秀,哪些学生需要帮助,我常常觉得他们关心那些学生比关心我还要多,可怕的是,我也表现很好,也不需要他们操心;那些我嫉妒的学生也从来没有出现在我们家,只是在饭桌上常常被提起而已。 小学五年级,我觉得了无生趣,很压抑,就开始自残,割破手腕看到血流出来的那一瞬间,觉得很爽。断断续续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因为有很多的责任,你要对得起父母,所以不能一走了之。 我眼前这个花样少女才刚刚上大二,从小到大在道德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让这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连青春期的叛逆都未曾有过。可是她也很无奈,父母从未做错过什么,叛逆什么呢?可是内心又有各种冲动,情绪常常很容易激动,又会在数秒内控制住不做出格的事。 想想近年来常常报道老师家的孩子情绪障碍的发病率、自杀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家庭,这些优秀的教师家的孩子像被诅咒了一样,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不断的冲突,痛苦而无趣的生存着。
    张丽萍 副主任医师 2019-06-02 07:58:14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