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1,095条结果

  •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这都是老年人的病,等老了多注意一下吃点钙片也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如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节节攀升,已经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甚至更年龄时期都可能发生,而我们对这个“沉默的杀手”还知之甚少, 1 骨质疏松的分类: 骨质疏松分为两大类,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和1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由某些疾病和药物所致,如应用糖皮质激素、糖尿病、长期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等; 2 骨质疏松的自我检测: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
    栾静 主治医师 2019-01-08 11:23:07
  • 骨质疏松信号看牙齿:原来没有牙病,但牙齿也开始松动了。看指甲:指甲变软、变脆。看后背:慢慢出现驼背和身高缩短。看走路:平衡能力下降,走路不稳,容易摔倒。总之老年人驼背,易骨折,身高变矮,腰背部疼痛,四肢关节痛,足跟部疼痛以及肢体出现刺痛、麻木感,小心这些骨质疏松初期的表现。关于骨质疏松的四大常见问题一、骨头疼,到底是骨质疏松还是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退化性疾病,老年人和女性是患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人群,和骨关节炎一样都会表现为骨痛,但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一般是全身骨骼痛,且往往是持续的。骨关节炎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可发生于全身各个关节,但更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
    刘烽 主治医师 2018-06-03 21:28:03
  • 骨质疏松是全身骨骼成分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比例的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而致其骨组织的正常荷载功能发生变化。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表现为骨骼疼痛(如腰背疼)、病理性骨折。椎体变形、体态变形致“龟背”出现,伴有周身骨骼的疼痛等症状,称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50-60岁的妇女约30%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60岁以上妇女的患病率约为30%-50%,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20%-30%。 骨质疏松症(有时也简称为骨质疏松)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黄世敬 主任医师 2018-02-12 07:31:44
  • 1、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各种喜欢父母原因引起的骨代谢性障碍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也不主要表现为单位体积内骨量降低骨基质有机成分及钙盐沉着均减少但基本结构保持不变。骨质疏松并非独立疾病而且是一个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临床在老人日益增加的社会尤为突出骨质疏松可累及全身骨骼以脊椎骨髋部及腕部骨骼表现最为明显解答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饮食习惯运动等因素有关女性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两者比率自:~: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童杰 2、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类型? 骨质疏松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
    童杰 主任医师 2018-08-09 16:10:47
  •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据估算2006年我国骨质疏松定患病人数达7000万,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1亿.骨折做为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其相关的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30%以上,明显高于脑卒中、心脏病。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例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尤其重要的是需加强对危险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识别,早发现,早治疗,远离骨折烦恼。
    董民 主任医师 2019-03-08 08:55:58
  •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进步,骨质疏松日渐成为热门的话题。电视、报纸及很多媒体都很关注骨质疏松的问题,但我们理解的“骨质疏松”跟医生诊断的“骨质疏松症”是一回事吗? 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量有所丢失,表现为骨质变得更薄、更松,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老化过程。这个过程在X线片上会有所表现,放射科医生往往会在报告单上写上“骨质稀疏”或“骨质疏松”;很多老人会拿着这样的报告来看门诊,但这就是骨质疏松症吗? 虽然跟年轻人比起来,老年人的骨质一定会更加疏松,但套用一句广告词,“不是所有骨质疏松都叫做骨质疏松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有着骨密度数值标准:和
    张嘉 主任医师 2016-11-27 22:39:04
  • 骨质疏松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一类病变,尤其在绝经后的女性及老年人群中多发。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原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为腰背痛,活动后、直立时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由于骨质疏松,椎体的强度大大下降,所以严重的骨质疏松会产生椎体压缩性骨折,造成驼背等畸形,若骨折压迫相应神经还可以产生躯体四肢运动、感觉的障碍以及二便功能的障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赵杰同时,髋部和腕部的骨折也是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    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
    赵杰 主任医师 2018-08-04 14:26:02
  •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症亦是一种世界范围流行性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骨骼变化于年龄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张超  人一生中骨骼都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周而复始地分解及重建,即所谓骨骼地再造,其形成由成骨细胞完成,吸收受破骨细胞控制。骨的不断吸收和重建伴随人的终生。正常骨代谢是吸收和形成的动态平衡,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吸收过多和形成不足导致平衡破坏,使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此过程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表现。大约30-35岁,骨量的积累达到高峰。一般女性从40岁开始
    张超 主治医师 2018-07-19 01:32:38
  •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武京国 副主任医师 2016-09-02 15:36:43
  • 人体组成中,骨头是一个很大的方面,骨头是支持人体机体的一群框架。一旦这个框架出现什么病变,人们都会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而骨质疏松就是这样一个无法避免的骨病变,人们在岁月的后部分它悄然来临,骨质疏松既然无可避免,那就进行外部的补充。那么,骨质疏松吃什么好呢?一、骨质疏松吃什么好?食补对于改善骨质疏松并不十分明显,比如加钙牛奶中,钙元素含量其实远远不能真正的满足骨质疏松病人对于钙离子的需求含量。并且,优质乳酪相对含钙元素较多,但其实也不能满足骨质疏松病人的真正需求含量。药物补充治疗才是对于骨质疏松病人最好的选择,可以服用维生素D、钙剂等等富含钙离子或者帮助机体促进钙离子的吸收。二、骨质疏松
    马云 副主任医师 2019-07-22 09:53:55
1 2 3 4 5